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县令日常 > 第9章 户税有问题

第9章 户税有问题

    高宝儿忍着笑,嘴都撅起来了:“大人,真不记得了?”言语中颇有几分遗憾的意思。m.gudengge.com

    “唉,宝儿原以为大人是真心实意的,原来也只是酒后胡言。”她伤心地摇着头。

    严世宁被宝儿泫然欲泣的样子搞得心慌:“我…昨晚说什么了?”

    高宝儿装模作样地吸了吸鼻子:“大人昨夜说,宝儿是这世上最好的书吏,每月要多给宝儿多发一石米。”

    “啊?本官要给你发米?”严世宁不相信,他的俸禄少得可怜,哪还有心思给别人多发。

    难不成他如今有了酒后胡言乱语的毛病?

    这石米肯定不能发,他得想个法子赖账。

    法子还没想出来,余主簿和晁县尉就抱着许多册子过来了。

    “三弟,可不能吓唬你二哥。”晁县尉随手将册子放在书案上,眯着眼训斥高宝儿。

    高宝儿勾着唇角,恭敬地行了个道歉礼:“大哥说得是,小弟知道了。”

    两人有来有回,看得余主簿直摇头。

    “大哥,二哥,三弟?”严世宁脑海里又冒出几个画面。

    有人在说拜堂,有人在说结拜,还有他和晁端礼、高宝儿跪在地上喝酒。

    “如兄如弟,生死相依。”

    他想起来了!

    昨晚在酒楼,他非拉着高宝儿结拜,中途插进来了个晁端礼。

    严世宁无奈地苦笑起来:“宝儿,你……”想说他调皮,又觉得他这样很好。

    “行了,结拜了私下就是兄弟了,但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可要分明啊。”

    余主簿将册子也放在书案上,对着严世宁说道:“严县令,这些都是备县近几年的赋税明细,晁县尉拿来的是近几年来未破的案子,大人抽空看看。”

    晁县尉揉了揉额头:“严县令有什么看不懂就喊我,我先去厢房了。”

    余主簿捏了捏鼻梁,也晃着脑袋回了厢房。

    严世宁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和面前的明细案卷,知道有些事情发生变化了。

    他摸了摸怀中空瘪的钱袋子,昨天的饭,请得值。

    那日之后,严世宁开始渐渐融入备县县衙。

    而与此同时,他却在备县的赋税明细中看出了一些问题。

    大堰的赋税分两种,一是依据青苗簿征收地税,二是依据户籍征收的户税,此外还有一些杂税,但备县是下县,所收杂税并不多。

    明细中地税有增有降,与青苗簿中给田退田数量以及田的等级基本对得上,可同时征收的户税却连年减少,户籍的户数却是连年增长。

    去年所收缴的户税竟比三年前少了近两千贯,而整个大堰一年的户税也就四十万贯。

    户税按户等征收,不管有无土地,全须缴纳,每年一小税,三年一大税。

    户按人丁、资产多少(不含土地)划分为九等,上上户每年四千文,以下每等递减五百文。至第七等下上户一千文,第八等下中户七百文,第九等下下户五百文。

    下县的里乡各户一般按七等、八等、九等征收,如今整个备县只有十户七等(下上),二十户八等(下中),其余皆为九等(下下)。

    翻阅近两次造籍手实,严世宁发现这两次造籍中,备县突然少了不少中上户、中中户,多了许多下中户、下下户

    比如,备县县城八年前有一户吴姓富豪,在县衙所造户籍中,这户一夫一妻一女三子,奴仆八人,四牛三车七间房,被定为中中户(第五等)。

    因在城东开了一家旅店,遵律法需按本户户等加两等,即按第三等三千文征收户税。

    五年前所造户籍中,县城一下多出了三家吴姓。

    总共四家吴姓每户两人,其中有一夫一妻,家中一牛一车两间房;有一兄一弟,家中一牛一车两间房。这两户在四年前被定为下中户,每户每年七百文。

    一叔一侄那户,家中一牛两间房,还有城南一间旅店。

    这户的叔叔是黔州边军将士,按大堰律“诸道将士皆收九等户税”,又因黔州为边远苦寒之地,减收一百文。所以这户每年只需缴纳四百文即可。

    最后的一个女户,家中仅有一间房,因无男丁,县衙为其申请了免税五年,今年正好结束。

    单看起来就是县城人口合理的变化,可能是分家,也可能是亲戚投靠。

    问题在于,算来算去,牛、车、房数量基础未变,人丁数量未变,只是少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个军中的叔叔。但现在四家要缴的税比原来一家要缴的税少九百文,不能不令人奇怪。

    严世宁不敢确定有问题,决定就从城东吴家入手,私下去查一查。

    “大人,红云嫂子三日后还要升堂再审吗?”高宝儿想起白录事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