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小穷鬼黏上小少爷》 140-150(第3/16页)
和班长和大家伙儿一起,热热闹闹逛元宵节。
那个元宵节他们过得多快乐啊,钻鬼屋看冰雕,追跑打闹,无忧无虑。
班长给他买了盏灯笼,他给班长变了朵玫瑰花。
仅仅一年之隔就已物是人非,他一点儿都不想去热闹非凡却没有班长的街上,体会那种“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1」的心酸苦涩。
那种心像缺了一块儿的空落落,并不比当初连着血肉活生生被剜去一块儿时少折磨人半分。
冯卓他们一再给他打电话,要把他拖去街上一块儿过元宵节,都被他拒了。
不敢面对之余,班长不在身边,再美的烟花再美的花灯也索然无味了。
最后一波从街上看完烟花花灯回来,热热闹闹买了元宵回家煮的顾客离开后,周宇宁家小卖店也就落了门板关上了门。
周宇宁提着那盏班长去年买给他的花灯,慢慢地走在回出租屋的夜路上。
路上时不时途经一片片红色的鞭炮碎屑,不久前它们还热烈过,盛大过,轰轰烈烈地绽放在空中;
而今只剩一片片碎屑躺尸冰冷的地上,死一般的沉寂。
寒夜的空气中还有烟花燃尽后残留的硫磺味道,淡淡的,不呛人。
抬头望天,疏疏落落的几颗星子孤零零地挂着,倍显繁华过后的孤冷寂寥。
转过一个街角,有未撤去的几盏花灯在寒风中轻摇。
周宇宁驻足静静地看着,好一会儿才抬起脚离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2」
周宇宁在雪地里慢慢慢慢地走,低低的声音伴着花灯的碎影在寒夜里缓缓呢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3」
天上冷月孤零,同样孤零的他从重重衣领里慢慢摸索着,摸索出一枚珍重藏着的贝壳口哨,作势凑到嘴边要吹。
嘴唇将将碰触到的一瞬,却又被颤着的手拿开了。
——“只要我一吹响这个你就能找到我,人山人海也走不散!”
——“你不吹这个也走不散!”
耳边的对话像发生在上辈子,周宇宁低下头,摩挲着紧紧拴一块儿彼此依偎的两枚贝壳口哨,如今再怎么吹他也听不到了。
因为他的那枚也在我这里啊。
当时班长还跟他说,说压根儿不会放开他的手,管他人山人海还是刀山火海。
当时的他们哪里能想到,日后会有一天不得不放开对方的手……
终究还是走散了,无论他再如何卖力吹响这只贝壳口哨,也再也找不到班长了。
他当时还说,以后要是跟班长远隔千里,就用这个给班长千里传音。
真是一语成谶。
现下真落到了天各一方远隔千里,这个小小玩意儿哪里能够千里传音?
他无论如何用力地吹使劲儿地吹,想把自己的声音吹给班长,想把自己的想念吹给他听,班长也是听不到的。
“今年元夜时,”落寞的人提起灯,落寞地慢慢朝前走,“月与灯依旧。”「4」
“不见去年人……”提着花灯的落寞人影渐渐走远,只余一道几不可闻的声音散碎在夜风中,“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5」
新学期在今冬的最后一场雪中拍马来临,一同而来的有每天雪片般落到桌上的卷子,还有班长一如既往雷打不动的每周三封信。
周宇宁漠然地将信塞进书包里,漠然地背着信回家。
信已在纸箱里摞了厚厚两沓,周宇宁在每一个仍旧偷偷思念班长的夜里默默拆开,台灯下看了,直着脖子瞪视墙壁半天,又原封不动地装回去,只字不回。
如斯的铁石心肠。
卷子下雪片似的新学期转眼间就匆匆溜走了,班长妈还会偶尔打电话问候周宇宁,纸箱里的信已积了厚厚三沓。
周宇宁的心肠变得更加冷酷,有时攒上两三封一起看,看完瞪视墙壁的时间逐渐缩短。
一如既往只字不回。
高三在紧锣密鼓密不透风的复习中强势驾临,日子过得兵荒马乱,专注高考和走艺考等道路的学生们开始分流。
时间在兵荒马乱中走到冬天的时候,张孟迎来了他十八年人生的至暗时刻——他没能如愿报考上他心仪的舞蹈学校,因为备考过程中练舞用力过猛导致旧伤复发。
他们一众好朋友们这才知道,张孟身体里多年积攒的旧伤有多么严重,他一直咬牙承受着的身体上的痛苦有多么剧烈难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