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势,故弄玄虚。”
姜骅朗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去吧,你吩咐完这些便回东宫来,陛下有意择太子妃的消息一传开,这两日来东宫的眼睛多了些。”
赵然应声退出书房后,姜骅朗叹了口气又将奏折合上,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
“殿下,早些用了午膳去歇息会儿吧,您昨夜也未曾休息片刻,莫将身子给折腾坏了。”行安见赵然离开,走进书房劝着姜骅朗。
姜骅朗此刻也是十分困倦,微微点头,“吩咐下去吧。”
—
餐桌上,姜骅朗独自一人吃着饭,尽管身边下人众多,但屋内十分安静。
行安端上一碗银耳汤走进房间,环视一圈将屋内下人屏退。
“殿下,老奴听闻今年千秋宴各家贵女皆会进宫,陛下应是准备在贵女中挑选合适的太子妃。”
行安将瓷碗放在姜骅朗面前,有拿起一旁的玉筷替他布菜。
“陛下早就生了择太子妃的心思,这千秋宴不过是将此事提到明面上来了而已。”姜骅朗漫不经心地端起瓷碗,喝了一勺银耳汤。
行安闻言顿住手,“殿下,陛下可会选温家女?靖国公的孙女也到了成亲的年岁。”
姜骅朗轻笑一声,放下瓷碗。
“陛下虽宠爱温家,但他最爱的仍是皇权,整个朝堂除了外祖可与靖国公抗衡,便无人可在他面前得力。”
“是以,陛下不会同意外祖父告老还乡,同样也不会让温家女进宫,就算是瑞王妃也必不会是温家女。”
“至于太子妃,他怕是会选一个既不是外祖父一党,同样也非靖国公一党的人。”
行安嘴里重复着姜骅朗的话,“可朝堂之上真有立于两党之外,独善其身的大臣吗?若真有,那其家世怕是也难堪太子妃之位。”< “所以想必陛下现在愁着呢。”
姜骅朗放下手中碗筷,接过行安递来的锦帕擦着嘴,“孤去歇息片刻,赵然回来了你让他来见孤。”
*
皇宫·蓬莱殿
“陛下,尝尝这烧什锦,臣妾近日得了一厨子,此道菜做得甚是可口。”温贵妃挑了一根青笋放在崇仁帝的碟子里。
崇仁帝看着碟中的青笋并未动筷将它挑至自己碗中,而是给了身旁杜荣海一个眼神。
杜公公立马上前拿起一旁的银筷替崇仁帝重新挑了一根青笋。
崇仁帝看着手边并无变化的银筷,笑了笑,挑起杜公公挑的青笋吃了下去。
“爽脆可口,香君找的厨子不错,赏。”崇仁帝细细品尝着青笋。
温贵妃看着崇仁帝的举动并未做出反应,似是已经对崇仁帝此举习以为常。
温贵妃闻言,笑着看向立在身旁的银霜,“还不快去。”
“陛下就光赏个厨子么?那厨子是臣妾寻来的,那陛下可有赏赐给臣妾?”
温贵妃娇俏地看向崇仁帝,期待着他的赏赐。
崇仁帝被温贵妃所言逗得哈哈大笑,“赏,香君想要什么?我都赏给你。”
“那臣妾想问问陛下替业儿择妃的人选可是定了?”
闻言,崇仁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又瞬间恢复,但眸中却添了几分试探。
“爱妃为何想起这个了?”
温贵妃撇过头,有些无奈道:“臣妾只是担心。业儿虽年岁已至,但却仍是孩童心性,若是陛下再替业儿择一性子跳脱的妻子,那还不知两人会闹出多大事来。”
“爱妃可是有合适的人选了?”
温贵妃微微弯起唇角,“瑞王妃自然由陛下钦定。但业儿是陛下与臣妾的儿子,臣妾还是希望陛下能替业儿择一知礼守节、温柔贤淑的妻子,好叫她能帮着陛下约束业儿一二。”
崇仁帝未发一言,只静静地看着温贵妃的眼眸。
少年夫妻,他竟是才发现宠爱多年的贵妃,眼角也添上了几缕细纹。
“朕知晓了,吃饭吧。”崇仁帝移开视线,拿起玉筷继续吃着饭。
许久过后,崇仁帝放下手中玉筷,缓缓起身,“行了,夜深朕就走了。”
温贵妃似是已经预料到崇仁帝今夜不会留宿,毫不意外地起身行礼,送崇仁帝离开。
“娘娘,陛下可是察觉到什么了?”银霜见崇仁帝离开,立刻上前扶起温贵妃。
温贵妃借着银霜的力坐回身旁的梅花凳上,“陛下是何等聪明,若是他没意识到怎么会不歇在本宫殿中。”
“娘娘,咱们可是太着急了些?接下来该怎么办?”银霜有些着急。
温贵妃苦笑一声,“还有留给咱们细细思考的时间么?今日本宫已将话挑明,就算不是嬅儿做瑞王妃,那也是个好拿捏的。”
“京中适龄贵女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