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12章 与四九城的初见

第12章 与四九城的初见

    杨庆有是幸运的,同样也是不幸的,安排工作的这天,他的心情如同坐山车,从午后的庆幸跌落到傍晚时的惊恐。m.zhongyuege.cc

    杨庆有像是幼儿园放学后的孩童,看着同学被家长一个一个的领走,只剩下孤零零的他,蹲在大门口吹寒风。

    估摸着过了午饭的点,杨庆有的单位终于想起来这位新同事。

    一个饱经沧桑的面孔出现在杨庆有面前,要不是他从怀里掏出工作证,杨庆有还以为这是来寻亲的农民老大哥。

    看着像四五十,又像三四十岁,就是这张让人特纠结的脸上,满满的络腮胡子中藏着一双锐利的眼睛。

    大哥or大爷干着杨庆有羡慕的工作,街道办保卫,一个上岗就养老的工作。

    杜有财,一个不符合革命精神的名字。

    经过简单的寒暄,杨庆有坐上了杜有财的座驾,一辆十八手二八大杠。

    杨庆有也第一次见识到围墙外的世界。

    啥也没有,除了土地和白雪,就剩脚下泥泞的土路,和远处路边希拉的房屋,还有前方极远处的那片建筑阴影。

    眼前的一切,让他有点怀疑人生,说好的京城呢?

    杨庆有不由的佩服李学习,每天上下班,城区郊外的来回跑。

    本就稀疏的人流里,多了一辆自行车,一个在前面认真的扶着把手用力蹬,一个撑着双腿,用力的握紧后座的铁圈,做好随时跳车的准备。

    进城的这段路,路面硬化做的很不好,淤泥里藏着土坑,后轮时不时的来个漂移,搞得杨庆有一路上提心吊胆,进城时脸都白了。

    全部家当就身上这身衣服,一旦掉坑里,不敢想!

    一路上沉默无言,一个无心说,一个不敢说。

    59年的京城,传承近600年的古城墙,几乎已经被拆没了,反正杨庆有进城这条路,一直没看到他所期待的古城墙。

    被白雪覆盖的四九城,除了破败,没有给杨庆有留下那些虚无缥缈的厚重、压抑、沧桑的感觉。

    路边时不时有院子飘起一簇簇黑烟,也不知道烧的是煤炭还是木柴,烟很大。

    路上的行人不紧不慢,三三两两的走着,虽然穿着朴素,看得出精神面貌相当好,不像是后世,个个快的跟着急投胎似的,火急火燎,闷头赶路。

    而现在,耳边传来的是,熟人见面后的寒暄声,小孩子的嬉戏打闹声,还有自行车的铃铛声,电视机上那种遥远的画面扑面而来。

    杨庆有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电车,一路火花带闪电,老远就能听见铁轮摩擦铁轨的刺耳噪音,还有司机不断踩击铜铃发出的当当声。

    杨庆有上辈子虽然来过京城,那是纯旅游,呆了不过两三天,再次来到这座古老的城市,他真是两眼一抹黑,哪哪都不认识。

    要是硬说,天安门城楼算一个,然后就没然后了。

    这年代的人们,吃的差,体力可真好,杜有财一口气蹬了一个多小时,路上愣是没歇一下。

    七拐八拐的,在把杨庆有绕迷糊后,终于到了单位门口,交道口街道办。

    杨庆有拿到介绍信的时候,挺诧异的。

    印象中街道办能有几个人,就这还要办自己的食堂,腐败?还是这个年代政府办公单位的福利足够好?

    钻牛角尖不是杨庆有的性格。

    反正早晚会知道,何必在乎这时间,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才是最主要的。

    应该是到了上班时间,陆续有人进出。

    杨庆有跳下自行车,打了个踉跄才稳住身形,用力揉了揉屁股,长舒一口气。

    进门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进四合院,正对着的是五间北房,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左手搭了一间门卫室。

    院中还有两棵树,看着年岁不长,光秃秃的也不知是什么品种。

    待杜有财放好车,杨庆有这才说道:“谢谢你杜同志,我该找谁报到?”

    杜有财指了指中间的北房,说道:“中间那屋,找钱主任,去吧!”

    “谢了您。”

    没行李倒也方便,杨庆有揣着手,朝那间办公室走去。

    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布门帘,倒是省的敲门,杨庆有掀开门帘,直接走了进去。

    进门右手边是一铁皮炉子,上面坐着一壶水,正呼呼冒着热气。

    靠里放着四张办公桌,只有最靠里的桌旁坐着一位青年,正低着头奋笔疾书。

    杨庆有问道:“同志你好,我是来报到的,钱主任在吗?”

    青年没回话,指了指杨庆有左手的门。

    意思很简单,领导在小办公室。

    透过玻璃看去,里面一秃顶男人,戴着眼镜,正抬眼看他,应该是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