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加强语气,时而指向反对的大臣,言辞犀利,令对方难以招架。
反对的大臣们虽仍有异议,但刘秉忠的话语也让他们陷入沉思。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争吵声渐息,众人开始重新审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而玄风道士与王猛正在京城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文化庙会。
庙会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蒙古族精美的刺绣作品摆在显眼之处。
那细腻的针法勾勒出草原的壮丽景色与民族生活百态,一幅绣着万马奔腾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一位老者站在作品前,手舞足蹈,兴致勃勃给围观众人讲解:
“观此马,每一丝毛发皆绣得清晰逼真,此必费诸多功夫。此针法乃吾蒙古族世代相传之珍宝,所绣之图不单悦目,更含吾等对草原之深情与对生活之美望。”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赞叹。
旁边,巧夺天工的回回天文仪器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
复杂精巧的构造让人惊叹不已,一位回回学者站在仪器旁,手指着仪器,耐心地向好奇的人们介绍。
“此仪器奇妙非凡,通过它,能观测星辰轨迹,推算节气和时间,此乃祖先智慧结晶。”
人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不远处,汉族的传统书法绘画作品前也是人头攒动。
笔墨之间流淌着千年文化底蕴,一位年轻书生气定神闲,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对联:
“传承文化千秋业,守护根基万代兴”
那字体刚劲有力,引得众人齐声喝彩。
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赞叹之声此起彼伏。
“此刺绣巧夺天工!吾这辈子都没见过此般精美绣品。”
一个粗壮的汉子瞪大了眼睛,忍不住伸手想去触摸。
“此天文仪器太神奇啦!老祖宗智慧真是令人叹服。”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摇头晃脑感慨着。
孩子们围在技艺展示台前,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小手伸出去,想要触摸那些精美的展品,却被父母轻轻拉回。
父母轻声告诫:“小心点儿,可别弄坏了宝贝。”
这场庙会,热闹非凡,让民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反对文化传承的声音也逐渐微弱。
就在这时,历经千辛万苦的林羽,终于带着珍贵的古籍回到了大都。
众人得知消息,纷纷赶来相聚。
刘秉忠激动地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林羽的手,声音颤抖:
“林兄,汝可算归来!这一路定是吃尽了苦头。此古籍回归,为吾朝文化传承立下大功啊!”
林羽微微一笑,眼中透着疲惫,声音沙哑:
“刘兄,能寻回古籍,一切艰辛都值了。此次出行,让吾更明白文化传承之路崎岖,但只要吾等齐心协力,何惧艰难险阻。”
玄风道士双手合十,一脸欣慰:
“阿弥陀佛,林施主平安归来,实乃幸事。有了此本古籍,吾等便能将蒙古医药之术传承下去,造福百姓。”
王猛咧开大嘴笑:“林兄弟,汝真乃英雄豪杰!此一路想必惊险万分,快给吾等讲讲。”
众人围坐一起,林羽缓缓开口,将在漠北的经历一一道来。
讲到惊险之处,众人紧张得屏息静听;讲到化险为夷之时,众人又欣喜微笑。
随后,他们将各自的成果汇聚一处。
那本残破的医药古籍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出来。
他们邀请各地的医者共同钻研,传承古老的医术;将文化庙会上展示的技艺仔细整理成册,送往各地学府,供学子们学习观摩;
刘秉忠则将朝堂上的辩论精心整理成策论,双手捧着呈递给忽必烈,眼中满是坚定,以坚定皇帝推动文化传承的决心。
正当众人因文化传承事业的初步进展而稍感欣慰时,一封急信如晴天霹雳般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信使一路狂奔,满头大汗,冲进屋内,高声喊:“大事不妙!”
众人一惊,信件被呈了上来。
刘秉忠打开信件,脸色骤变。
信中言,南方边境有股势力暗中勾结外邦,妄图破坏元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还煽动当地民众抵制朝廷推行的文化举措,声称这是对本土文化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