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恒泽医科大的校园里。m.wenqishuku.cc杨玉睡眼惺忪地从宿舍床上坐起,窗外鸟儿清脆的啼鸣声和室友们轻微的呼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周一清晨独特的交响曲。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头发出“咔咔”的响声,新一周的忙碌似乎就此拉开序幕。
刘宇轩听着杨玉起来的动静,立刻也跟着爬起来。
简单洗漱后,杨玉套上那件熟悉的白大褂,衣角随风轻轻摆动,仿佛承载着他对医学知识的热忱与追求。他对着镜子整理衣领,看着镜中略显疲惫却眼神坚定的自己,深吸一口气,用中文轻声自语。“新的一周,加油!”。
踏出宿舍门,校园里早已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每一个为梦想奔走的学子。杨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教学楼,途中遇到几位同班同学,大家微笑着点头致意,用英语互相问候。“Good rning! Ready for a new week?(早上好!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周了吗?)”那亲切的话语如同这清晨的阳光,驱散了彼此心头残留的困意。
“咱们什么时候流行用外语交流了。”刘宇轩摸了摸鼻子。
“我也不知道,不过大家都这样,我也只好融入其中。”杨玉压低了音色。
走进教室,消毒水味与书本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杨玉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课桌上摆放着昨晚预习时留下的笔记,他顺手翻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他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不一会儿,教授夹着厚厚的讲义走进教室,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和教授洪亮的讲课声在空气中回荡。
上午的课程紧张而充实,涉及到复杂的人体解剖学和药理学知识。杨玉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时而皱眉思考,时而恍然大悟般点头。当教授抛出一个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难题时,杨玉犹豫片刻后举起手,用流利的中文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声音虽略带紧张却充满自信。教授赞许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对这位勤奋学生的认可,回应道。“Very good, Yang Yu. Your understanding is quite deep.(非常好,杨玉。你的理解相当深刻。)”
杨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坐下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是被肯定后的喜悦。看样子用外语交流,是教授开始带出来的,不过班级的学生们都时不时拽上一两句外文。
课间休息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杨玉起身活动筋骨,走到窗边眺望远方。操场边的草地上,几个高年级学生正在嬉笑打闹,他们的笑声在空中飘荡,那份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悄然爬上心头。
午后,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迅速聚集,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着校园。杨玉刚结束上午的课程,正急匆匆地赶往图书馆,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小组讨论查找资料。还没等他踏入图书馆大门,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溅起地面的尘土。他加快脚步,在雨中奔跑,白色的大褂被雨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却丝毫没有减慢他的速度。
图书馆内静谧而庄重,只有翻书声和轻微的键盘敲击声。杨玉甩掉头发上的雨水,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架旁,目光在一排排医学书籍上搜寻。找到所需资料后,他抱着书走到角落的书桌坐下,刚翻开几页,手机屏幕亮起,是小组群里的消息。刘宇轩发来一连串关于下午讨论重点的提示,林晓萌则分享了一些最新的文献资料链接,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任务积极准备着,杨玉看着这些信息,心中满是感动,回复道谢谢大家,今天下午一起加油干。那简短的话语背后,是对团队协作的信任与期待。
下午的小组讨论在一间小型会议室里进行。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为这场讨论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杨玉和队友们围坐在一起,桌上堆满了书籍、资料和笔记本电脑。他们针对之前的调研报告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后续的改进方向。
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苏然提出一个创新性的观点,她用兴奋的语调说着,眼神中闪烁着光芒。“I think we can integrate this new technology into our research, which ght bring unexpected results.(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这项新技术融入到我们的研究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杨玉听后,沉思片刻,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补充,中文和英文夹杂着阐述自己的想法,双手在空中比划,试图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