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诉衷情(四)

    这两日天气回春转暖,加之营帐里此刻共有三盏烛灯在烧,烘得人身上难免想升腾热汽。m.wannengwu.com

    源尚安稍微拉开了些距离,烛光下对方的面容很经得起考验:眉眼深邃狭长,端正俊美气宇不凡,一看便知是很讨长辈喜欢的、心中未来女婿的首选长相。

    但其实相处久了就会发现这人是个亦正亦邪的性子,轻易捉摸不透。谁知道哪一刻那点藏着掖着的坏水就洒到了自个儿身上。

    源尚安在心底叹了声,他认了旁人说自己是只狐狸,借此抱怨他的狡黠。而没准儿面前这人就是上苍派下来专门镇住狐妖的大仙。

    他问:“怎么不回我话?”

    源素臣又摸了摸他的发,似是担心洗完后没及时弄干会着凉:“在你眼里,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问的自然是匈奴最后的荣光,也是自己的外祖父,曾被诸多部落奉为神明的单于呼衍骨都。

    有关他的传言可谓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有夸大其词之语。但所有的传闻和评语都肯定了一件事——

    此人姿容不俗,野心勃勃堪称军事奇才,却又生性残忍手段狠辣,招致无数人切齿痛恨。

    “呼衍王么……”千头万绪无声交织成结,源尚安一时解不开这一团乱麻,“总归是叱咤风云的一代豪雄。”

    源素臣微微挑眉,对这回答好像有点意外:“你认可他是豪杰?”

    垂下来的长发的确有些刺挠烦人,源尚安不得不伸手拨了拨:“我说不上来这些。我很少做点评帝王将相的事。”

    “是不想说,还是不敢说,嗯?”

    源素臣凑近了些许,没说对这个回应满意还是不满意,只又道:“一个抛妻弃子又背信弃义的人也配得上豪杰二字?”

    话语里的讥讽揶揄全然不加掩饰,甚至还隐隐流露出来了一种不以为然的鄙夷。放在这个为尊者讳又不得妄议先人的世道上看,他这句话堪称大逆不道罔顾人臣人子之礼,合该被口诛笔伐痛骂一顿长长记性。

    源尚安却没有批驳的意思,只道:“能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人,谁身上没有一些污点和罪孽?”

    权力最会腐蚀人心。

    “秦有胡亥弑兄夺位,将手足尽数诛杀,汉亦有巫蛊之乱,令忠魂蒙冤,”源尚安道,“对于执掌天下大权的人来说,至亲至爱至交又算得了什么。”

    他说这些话时源素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好似试图从只言片语中窥探真心。

    源尚安并未流露出分毫对于掌权者的尊崇,也并非是要大搞虚无否认功业。

    源素臣似乎都能想象到他心底的漠然:这青年阅尽古今浮沉事,在旁人对帝王将相顶礼膜拜之时,他却早已冷然起身而退,看透了歌功颂德背后的无知与虚伪。

    这观感似曾相识,换言之大抵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二十多年来一直浸润在忠君报国诗书礼乐之中的正人君子,居然能有如此离经叛道的念头。

    源素臣觉得他太有意思了。

    源尚安瞄了一眼,大概猜到了他那点心思:“我都说了这么多了你还一声不应,不公平吧。”

    源素臣道:“夏州的一切都围绕着你来,要问也不该问我。”

    “不,”源尚安道,“看似都是围绕着我来,但若说与你有关也未尝不可。”

    “为什么寺庙里那帮土匪恰好要暴露目的和真凶的时候,你就恰好赶到,又为什么你会答应郑良辅的邀约,”源尚安没有丝毫放过的意思,“自从你到了之后,原本清晰的一切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你不觉得吗?”

    源素臣伸出两手,毫无抵抗的念头,悠然自得道:“你说的很对,那么我就是一切的罪魁祸首,现在把我抓了移交官府吧。”

    源尚安一时没接上话。

    真要是打起太极来,他也是个中高手。

    源尚安鼻尖轻嗤:“你是不是忘了我俩同出一家,你若真的被官府拿下,我还能逃过一劫吗?”

    “那就没办法了,”源素臣一副怪不得我的无辜表情,“那你就只能做我的同谋了尚安。”

    源尚安的眸光转向帐篷底的草地,不知在琢磨些什么。未几又道:“陈胜吴广起义之际不忘自称公子扶苏与项燕在世,可见举兵者若想聚拢人心少不了打出一张旗号。如今匈奴各个部落若要复国,多半也要推举出来个单于后裔作为象征意义的领袖。”

    他打量着源素臣:“你不觉得你是他们的首选吗?”

    源尚安平静如常的语气甚至给了人一种他在谈笑风生的错觉,可细听弦外之音却又带着紧逼之意。

    但源素臣仿佛浑然不觉:“如果我被架上去的话,很快就会和楚怀王一样身首异处。”

    “哦?”

    “一山不容二虎,卧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