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造车的风险

意出现在电视大屏幕上。

    

    接下来又进来了几个专家,这次是李四清亲自带队进来的。

    

    一位年轻的专家开始介绍起来。

    

    众人这才完全听明白了。

    

    双河重工集团要造汽车!

    

    而且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

    

    这些专家讲的很专业。

    

    汽车产业的发展、现有汽车强国的优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锂电池和氢能源电池的优缺点等等。

    

    这些东西都太专业了,这些领导们都听得一知半解。

    

    但是,他们知道这里面代表的含义!

    

    这绝对是能够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孵化的。

    

    弋江市的姜山这次没来开会,不过他的弋江市已经有了一家汽车公司。

    

    不过弋江市的汽车公司目前只是初具规模,一年组装几千辆汽车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姜山到哪里都必然会提这个汽车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而双河重工集团要组建的汽车公司却和弋江市的那个不一样。

    

    他们不组装车,暂时好像也不准备研发发动机。

    

    专家组一直在强调电池的重要性。

    

    等这位专家终于讲完了之后,憋了一肚子问题的各位省委大佬们立刻便迫不及待的追问起来。

    

    首先是龚丰,他直接问道:

    

    “我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太懂,但我知道造汽车很赚钱,甚至是全世界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都是海量的产业集群。重工集团如果真的能搞成,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整个霸都市,甚至整个江北省都会因此而受益!

    

    但是,这件事太复杂了,想要做成何其困难。”

    

    龚丰沉声说道:

    

    “当年我在琴岛市的时候,也想做汽车的生意,曾经专门找人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

    

    这是要长时间大投入才有可能见成效的产业,绝非其它任何行业能比的。

    

    弋江市的汽车厂我知道,整个弋江市都在全力支持这个工厂,但是想要成规模的话至少也要十来年。

    

    霸都市现在百废待兴,需要投资建设的地方太多了,实在不适合再去搞一个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龚丰的担心不无道理。

    

    众人也都是差不多的心思。

    

    看起来重工集团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很强,资金也十分充足。

    

    但是,如果靠重工集团一个公司的实力,想要去做汽车,那完全就是死路一条。

    

    这里面需要的海量资金完全不是一个公司所能承担的。

    

    殊不知后世那个“乐\/视”的老板,号称造车,搞了一辈子也没搞出来。

    

    就连如日中天的水果公司,在投入了几十亿资金之后,也被迫关掉了造车公司。

    

    大家都知道造车非常赚钱,甚至说它是现代工业领域最赚钱的产业领域都完全没问题。

    

    是完全可以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的。

    

    但是风险也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龚丰说完之后,众人先是看了李四清一眼,随后又都把目光对准了李青山。

    

    李青山摇头一笑。

    

    这就是大众思维的局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