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书坊

爹不在京城,所以暂停接业。”

    随后,他又一脸期待地望向任白芷,说道,“不过如果姐姐愿意,咱俩可以单独接诗词这一块。最近金明池那边又开了几家妓馆,那些艺妓名角,不拿出一首好诗词,即使一掷千金也不给见,所以现在一首好的《蝶恋花》,最少能卖到五百文!”他比划着自己的手掌说道,“咱俩联手,我接单,你写,一九分,你九,也不用给爹娘上交。”他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映出了任白芷的抗拒。

    虽然她确实想赚这钱,但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算了吧。”任白芷把金钗别到头上。

    见没得商量,任一多立刻不搭理人,坐下继续看他那本印刷得很烂的小册子,“十文,结一下。”

    任白芷从袖口的袋子里翻出一个荷包,数出十文递给他,顺口问道:“那这店铺是靠什么正经生意赚钱的?”

    “卖书,卖文房四宝,偶尔再帮人装订,眼下,入不敷出。”任一多继续翻看他的册子,敷衍地回答。

    “你在看什么?”任白芷好奇地问。

    李林竹在一旁回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是一本很有趣的话本,我当年也追过。”

    西游记啊。等一下,西游记不是明朝才有的吗?难道自己又记错了?任白芷心中开始自我怀疑。

    “姐夫知道这位作者是谁吗?”任一多眼中闪烁着光芒,像是找到了知音般看向李林竹。

    “这个就不太清楚。”李林竹说道,“大约七八年前,有种每月发行的小报,里面连载过这个话本,但后来那个小报也没有下文了。”

    任一多的小鹿眼睛里的光芒慢慢暗淡下来,“那恐怕是作者早已作古了。”

    “你找作者干嘛?这个故事没写完?”任白芷问道。

    “写是写完了,但结尾感觉太草率了。”任一多回答道,“我想问问作者能不能续写。读一个好的话本,就像亲自经历了一场不可能的冒险。如果能参与到创作中,就像亲手编织了这个冒险,太有意思了!”他越说越兴奋。

    “那你自己写呗。”任白芷接道。

    虽然她对西游记的剧情记得大致,但她根本不可能写出来。无论是西游、水浒、三国、红楼,还是别人的                                                诗歌,都是别人的创作。上次无意间背出秦观的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让任白芷后悔了很久。幸好现在的年代秦观已作出此诗,若被误认为是她的作品,那实在是承受不起的荣耀。

    这也是她之前不爱为一些穿越小说或电视剧花钱的原因,大多数主角穿越回去后,拾人牙慧、欺世盗名。这样的成功,真的能让他们心安吗?或许有人可以,但她做不到。

    虽然她也很想赚钱,但靠窃取他人的成果致富,她实在无法做到。即使将来会非常后悔,但即便重来,她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就像她二十四岁那年,因为不愿抄袭别人的策略而升职失败一样。

    “我若能写得出来,还用你提醒吗?”任一多翻了个白眼,“而且写这种话本,费时又不赚钱,太难了。”

    “不是说会连载在小报上吗?稿费应该能维持生活吧?”任白芷说道,“而且出版后也可以拿一部分提成,你们看着我干嘛?我说的不对吗?”

    “小报养活自己都难,怎么会给作者支付稿费?你想发行一本话本,一旦有趣,很快就被盗印,盗印者一本万利,你从哪儿获利?”李林竹问道,“就像我刚才说的小报,当年那些有点小钱的孩子人人都有一本,风光无限。后来听说也是因为不赚钱,才销声匿迹的。”

    “那是因为很多还没有进入产业链。”任白芷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不妥,改口道,“我是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环境来支持这种话本的发展。如果一多感兴趣,可以考虑试试看啊。这书店有铺子,有客源,还有印刷和装订设备,可以先尝试办小报,再联系几个愿意提供独家故事的人,直接买断他们的话本,分期连载。小报可以分为时事点评、理财生活、艺妓八卦、美食推荐等不同板块,满足不同需求。可单买,也可包年送上门。包年的费用得低于单买,激励大家预付,毕竟得有现金回笼,才能支付后续的印刷装订和稿费。”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任一多愣了一下,心中暗想,自己这个姐姐什么时候对赚钱这么感兴趣了?

    “听起来还挺靠谱的。”李林竹第一个表示赞同。

    任一多也慢慢反应过来,也夸道:“何止靠谱,简直是为我们家量身定制的方案。咱爹正好负责官报的发行,认识不少印刷排版和写作的人,舅舅又对勾栏瓦舍熟悉,理财那块可以找外婆或娘帮忙,美食推荐我自己可以上。”

    如此完美的赚钱方案,竟然出自于那个只醉心于诗词画作的姐姐,任一多不由得感到惊讶。

    “是啊,到时候再找几个酒楼洽谈一下,说不定可以搞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