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天子赐服(二合一)

人感到“血腥味”。

    百战之师,莫过于此!

    演武结束,效果可谓非常显著,近千人的四夷使团鸦雀无声。每个人心中都爆发出一种惊恐,如若这支大明军队是来攻击自己国家的,能坚持多久?

    就连之前还准备给大明下马威的瓦刺使臣,此刻都面色无比凝重,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军队如此强盛,瓦刺并没有想象中的优势。

    看着四夷使臣表情变化,朱祁镇可谓圣心大悦,他直接向着户部清吏司官员下令道:“朝贡结束后,演武将士均赏!”

    “臣,谨遵圣谕!”

    常人都是先礼后兵,沈忆宸直接先兵后礼,演武结束后才正式开始赐宴。

    就是不知道,四夷使臣经历过这一番武力“恐吓”后,是否还能安心吃得下御宴……

    就在文武百官跟四夷使臣入席之时,朱祁镇却叫住了正准备往下席方向走去的沈忆宸,开口说道:“沈爱卿就坐在朕下首方吧。”

    皇帝御座的下首席,乃王公勋戚“高端”桌。而大明宗室诸王都在封地被当猪养,所以实际下方首桌,就成了勋戚专用桌。

    朱祁镇的这道指令,就相当于让沈忆宸跟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人坐在一桌,这份恩荣简直令人咋舌!

    “臣,不敢逾矩。”

    顶级勋戚桌太显眼了,沈忆宸还真不太敢坐。

    “这是皇命!”

    文臣欲迎还拒这套,朱祁镇可不陌生,干脆堵死了沈忆宸的任何推辞。

    “臣,遵命!”

    没得办法,沈忆宸只能在一众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坐在了下方首席勋戚桌。

    并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沈忆宸旁边坐着的就是朱勇,父子俩首次同台。

    入座之后御宴开始,经历过沈忆宸这一番“武力展示”,四夷使臣表现的服服帖帖,各种吹捧献媚明英宗朱祁镇。

    不过除了朝鲜、安南、琉球使臣深受汉化,还能引经据典外,其他番邦使臣都吹的略显生硬,毫无文采可言。

    但是面对这些吹捧献媚,朱祁镇却非常受用。因为这展现了他身为大明天子的文治武功,受万邦爱戴臣服,更满足了一个少年期望获得认可的虚荣心。

    另外一边沈忆宸却很不自然,毕竟这一桌勋戚地位崇高,自己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什么大气都不敢出那肯定是夸张了,话不敢乱说还是有的。

    特别朱勇就坐在自己身边,父子俩哪怕在成国公府都极少同桌吃饭,更不会相邻而坐,着实有些尴尬。

    就在这宾主尽欢的气氛中,朝鲜使臣开口说道:“陛下,臣想敬翰林院沈修撰一杯,状元公秉持大礼公义,捍我朝鲜尊严,小臣感激不尽!”

    朝鲜深受儒家教育,同样有着文人风骨的传承。被瓦刺使臣强占朝贡之位,这对于朝鲜使臣而言,就是对自己国家莫大的侮辱。

    沈忆宸出面主持公道,相当于维护了朝鲜的国家尊严,使臣心中自然感激万分。

    “准允。”

    朱祁镇微笑着点了点头,沈忆宸此举也是给大明涨了面子。

    “藩国使臣,敬谢状元公!”

    朝鲜使臣面向沈忆宸深鞠一躬,然后把手中酒杯一饮而尽。

    “贵使毋需客气,此乃我大明臣子应尽职责。”

    沈忆宸没有揽功,而是放大到整个国家层面,喻意大明官员都会秉持公道正义。

    这个回答让宴会众臣忍不住点头,沈忆宸年纪轻轻获此殊荣情况下,还能做到不居功自傲,确实心性定力了得!

    同时这个回答也让朱祁镇很满意,他略带得意的向朝鲜使臣问道:“朕听你称沈修撰为状元公,难道我大明魁首,已声名远扬异域番邦了吗?”

    “回陛下,沈修撰三元及第、六元魁首之名,在我朝鲜士子中人尽皆知,此乃大明文运昌隆之象征!”

    “吾国君臣皆认同魁星降世吉兆,定会让八方蛮夷通圣贤教化,令四海归顺大明!”

    不得不说朝鲜真是把中原文化给学了个彻彻底底,这番言论如果不是知道朝鲜使臣的身份,当做大明文人士子所言,也毫不违和。

    这边朝鲜使臣话音刚落下,那边安南使臣也起身说道:“启奏陛下,沈修撰之名在我安南也广为流传,文人士子皆以状元公为榜样,期望能领悟圣人学说!”

    “启奏陛下,臣之母国琉球也是如此,六元魁首世间仅有,标榜着大明重教兴文,远迈汉唐!”1

    古代文治成就对于华夏帝王而言,某种意义上还要超过武功。就好比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在史书上却没留下个好名声,直到近现代才被世人所推崇。

    四夷使臣这番话语,不仅仅是称赞了沈忆宸,更是对大明文治的认同,归根结底是朱祁镇这个皇帝统治的好。

    在这种歌功颂德攻势之下,朱祁镇心花怒放都有些扛不住马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