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安北郡

    第二轮炮火炸的很准。m.wenqishuku.cc

    

    正正好好打中了羌军们所在的那个山头。

    

    这还要得益于他们隔三差五地就要喊话嘲讽一次,让尚军们可以精准地定位到他们的位置,而且又自作聪明地躲到了山洞里,有着碎石的加持,延边后山成了他们精心设计挑选一年的埋命地。

    

    这一轮过后,刚刚那个喊话的士兵又被交代喊一遍。

    

    “鞑子们,听到了没?听到了吱一声,你们以前那股嚣张劲呢?怎么都沉默了?到底投不投降,不投降我们可继续了!投降不杀!”

    

    他话说的粗糙,但他本来就是村里出来的,没什么学问,刚刚那一段除了最后一句是上头交代的,其余都是他自己发挥的。

    

    这种时候也没人苛责他,反而觉得解气得很。

    

    依旧没有听到回应。

    

    尚军全体都很佩服。

    

    不愧是为了战斗而生的民族,这都不投,他们是真的不怕死啊。

    

    大尚这边的主将是新派的,他主张冒进,要不是有死命令跟着,他都想亲自带人杀进去扔手雷。

    

    没听到回声,他立马就要准备下令,继续进攻。手都抬起来了,山里突然传来声音。

    

    “我们接受讲和...”

    

    “讲个屁的和,听不懂中原话吗?要你们投降!”那小士卒立马回喊。

    

    刚说完,就接受了一个迎头暴击,“不许擅自主张。”

    

    “对不起,将军,我太激动了,我说的不对吗?我重新说。”

    

    “你说的对。”

    

    山中的耶鲁脸色铁青。

    

    “欺人太甚!”他大骂了一句。

    

    “将军,我们不怕死!不能投降!”

    

    所有人都这样说。

    

    耶鲁更加心痛。

    

    他看着身前多多少少都带伤的士兵们,怎么也说不出继续战斗的话。

    

    他不怕死,可是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

    

    连尚军的照面都没打到,就被一些不知名的雷火劈死,他绝对不允许!

    

    他心中规劝自己,这不是投降,只是权宜之计,就像中原的一句老话,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样想着,耶鲁挣扎起身,用字正腔圆的官话回:“我们投降...”

    

    ...

    

    接到消息的昌明帝在朝堂上开怀大笑。

    

    火炮制作出来后他就料到了这一幕。

    

    羌军强是强,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种族后代不丰。

    

    不比大尚的人口密集,他们全国上下也只有不到五十万人,所以采用的战术向来都是很取巧的。即便是男女老少都很全能,可是人少又有什么用呢?几炮就炸没了还打什么?

    

    昌明帝复又心中可惜地想着,要不是怕引起反扑,他是不会接受投降的,可是如今的尚国刚刚经过内乱,实在不适合迎战外敌,休养生息才是最主要的。

    

    要不是必要的情况下,谁又愿意一直发动战争呢?

    

    当然,羌族那群鞑子不算。

    

    这也是奚宝意发明火药的另外一个初衷。

    

    战争虽然会带来不幸,但是同样可以带来和平。

    

    简单来说就是大尚有了强力火药以后,其他国家再想进犯总会掂量掂量,这也是后世那些国家动不动就要大阅兵、军事演练的原因。

    

    适当的展露一下自身的军事力量,可以以战止戈。

    

    投降的耶鲁等部队被扣押在了延边山脚。

    

    尚军不可置信,就是眼前这些人数不到三万的鞑子把它们十万大军困在这里一个月。

    

    羌军也不能接受对方竟然有更好更先进的设备。这种武器怎么可能是矬子军发明的呢?他们明明都夜郎自大得很,总是宣扬自己的强大,实际上弱小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