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瞎掰什么呢

    清晨的阳光洒在张芳的脸上,让她白皙的脸蛋,更多了几分姿色。m.lanyuezdh.cc



    细小的毛孔,在阳光的映衬下,清晰可见。



    也许是原主本体的情感,缺少母爱的他,此时心里放下了戒备。



    那就和张婶子说说吧。



    “我准备在公海,买个岛,把家搬到那儿去,到时候您也去,我们给您养老。”



    “公海?和母海有什么关系吗?”



    噗......



    一个公的一个母的,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这都哪跟哪啊!



    但看着张芳一脸认真的样,不像是开玩笑,好像真不懂。



    给她细解释下。



    “婶子,这公海,不是说这个海是公的,而是说,这个海域,不属于任何国家,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的约束,这么说您懂吧?”



    张芳听得一知半解。



    点了点头。



    “有点明白了。”



    “听明白这个,咱就好说,我这个情况呢,要说搁咱这,怕是不好办,但按我说的,在公海买个岛,咱一家人搬过去,就都能解决了。”



    “理是这么个理,你什么时候去买啊?你们可都不小了,兰兰过了年就二十了,咱村里好些个嫁出去的,跟她一般大的,孩子都满地跑了。”



    老人嘛,没别的什么盼头,就想着看孩子结了婚,再有了孩子,心里才能安定。



    “放心,我明年就去办,不会耽误太久。”



    “明年咱就搬走啊?那咱家里这么大生意怎么办?祖坟也都在这呢。”



    张芳顾虑挺多。



    看得出来,她的思维逻辑,还是很清晰的。



    这对农村妇女里来说,可真不容易。



    没有别的意思,咱说的是事实情况,这个年代的文化水平都不怎么高,尤其是张芳这些年龄大些的。



    算起来,她们都是40年代刚建国那时候出生的人。



    那几年,起名叫“建国”、“团结”、“发展”、“光荣”、“建设”的,特别多。



    单红沟村,就有4个“建设”,3个“建国”,5个“团结”。



    李团结、王团结、马团结都有。



    这跟80后那些叫“王伟”、“张伟”、“李伟”的,一个道理。



    对于那年代的人来说,文盲一抓一大把,字都不识,也不会读什么书。



    这就造成好多人,一辈子都稀里糊涂的,听不懂道理,更是不会讲,那就更不要提,让他们去思考什么了。



    而且人这一生啊,反而稀里糊涂的过,还过得容易些。



    有些事就是不能看得太清楚。



    把这个世道看的越透彻,活的越没意思。



    像上一世,有个互联网大佬,他就是因为人生太顺了,反而得了抑郁,找不到活着的目标。



    还有一个京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一辈子在拾荒流浪。



    在别人眼里,看着是他疯了。



    而在他的眼里,没人比他看得更透彻,疯的不是他,是这个世界。



    他只是不再陪着这群人疯了。



    书归正传。



    张芳的这些顾虑,苏凌风也都有考虑到。



    “咱们只是把身份搬过去,人还在这里,家里这些房子地的,还都在咱们名下,总之,咱现在家里有的,不管是生意还是啥,还都是咱的。”



    张芳点了点头。



    “你这都打听好了?真能这么办?”



    “对,我可以保证。”



    苏凌风上一世,就亲眼见过,身边一个大佬,就是这么安排的。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这块石头,也就落下来了。”



    张芳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



    “婶子,您不嫌弃我吧?”



    “啊?!嫌弃你什么?”



    “家里小叶她们,十几个,兰兰她......”



    “孩子,你有那个本事,以前的地主老爷,谁家没几个,跟着享福不就完了。”



    张芳看得很开。



    看不开也没招,生米都煮成熟饭下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