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135章 一卷修渠书,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135章 一卷修渠书,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需要大秦水事的官吏进行论证!”

    李斯很是谨慎,朝着吕不韦:“属下不善水事,只能如实告知相邦这些日子的眼见所闻!”

    “对于结果,属下不敢妄加评判!”

    “嗯!”

    点了点头,吕不韦轻笑,道:“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

    “下去休息吧!”

    “诺!”

    .......

    经过数日论证。m.juyuanshu.cc

    李钊走进了国府政事堂,求见相邦吕不韦。

    “臣见过相邦!”

    看了一眼李钊,吕不韦笑着开口,道:“蒲阳令不必多礼,坐!”

    “臣谢过相邦!”

    李钊在一旁落座,抿了一口茶水,道:“相邦,经过我等论证,郑国之策,可行!”

    “一旦渠成,确实可以灌溉河渠两岸田地!”

    “若是修引水渠,关中成为粮仓,指日可待!”

    说到这里,李钊话锋一转,道:“但是,相邦也清楚,修渠绝非易事!”

    “一旦河渠开工,大秦必然会征发数十万徭役!”

    “而且时间持续不会太短!”

    “三百余里,关中地势,臣也看了,以臣的推算,至少也需要十年,甚至于十五年之久。”

    这个时候,李钊将文书递给吕不韦,道:“相邦,此乃我等水工,经过详细的计算,得出的结论!”

    “若是郑国送来的数据没有出错.......”

    这一刻,吕不韦沉声,道:“数据没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我们的人跟随,不光是其余官吏,也有水工!”

    “此事,事关重大!”

    “本相会奏请大王,迁蒲阳令为咸阳令!”

    “郑国负责修渠一事,蒲阳令在咸阳,也盯着点!”

    “诺!”

    此时,李钊没有拒绝。

    他心里清楚,为了大秦,自己别无选择。

    “好!”

    吕不韦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李钊,道:“蒲阳令,你叫上郑国,本相准备一下,然后我们去章台宫,朝见大王!”

    “诺!”

    半个时辰后,吕不韦一行人来到了章台宫。

    “臣吕不韦,求见大王!”

    站在章台宫外,吕不韦神色恭敬。

    “仲父不必多礼!”

    惊喜的声音从大殿之中传出,紧接着脚步声响起。

    片刻后,秦王政出现在章台宫外。

    见到众人,秦王政不由得微愣,随即开口,道:“仲父,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臣等谢大王!”

    见到众人起身,秦王政双眸微眯:“仲父此来,是.......?”

    “禀大王,韩国水工上书修渠,大利于秦!”

    吕不韦作为相邦,自然是率先开口:“此乃修渠文书,这位是蒲阳令李钊!”

    “故蜀郡郡守李冰的后人!”

    “臣调集大秦擅长水事的官吏,进行了论证,修渠一事可行!”

    闻言,秦王政多看了郑国与李钊一眼,道:“仲父,寡人年少,如今亦没有亲政!”

    “政事方面,仲父决断即可!”

    “此事,只要仲父有决断,寡人这边尽力配合!”

    .........

    翌日。

    一道王诏,一道政令相继颁布。

    不仅是秦人为之震惊,消息传出,山东诸国也是为之哗然。

    作为始作俑者,韩王更是弹冠相庆。

    临洮县,洮里。

    小院中,气氛有些凝重。

    喝了一口白水,固沉声,道:“大开河渠,上令已经得到消息,但凡是适龄的青壮,都要服徭役!”

    “洮里之中,也不例外。”

    “如今更农忙之时.......”

    闻言,岷想了想,道:“大父,此事绝无更改的可能!”

    “如今更是王诏与政令并行!”

    “不过,应该不会耽误农时!”

    “朝廷也清楚,农时最为重要!”

    说到这里,岷话锋一转,朝着固,道:“大父,这一次,您是不是要去咸阳?”

    “嗯!”

    固点了点头,但脸上没有半点喜色。

    他渴望去咸阳,但不是这种形式。

    许久,固方才开口,道:“老夫要带着三星亭下的适龄青壮,前往咸阳!”

    喝了一口白水,岷眼中发光:“大父,此去咸阳,可否带上孙儿?”

    他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