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未知的旅程



    谢斯南心中一紧,暗自思忖:“签帅是什么职位啊?抽签的吗?



    柯令孙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刚刚郭中臣已经向臣传达了陛下的意思,请娘娘不该说的别说,不该看的别看,一切下官都会按陛下旨意去办,请娘娘放心。”寥寥数语,却能让人感受到他说话直截了当的风格,毫无拐弯抹角。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直指要害,似乎割断了谢斯南心中最后一丝逃脱的幻想。



    柯令孙出身于军伍,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勇猛,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为自己赢得了声望。作为皇帝一手提拔的人,他的忠诚毋庸置疑,对萧鸾可谓是言听计从,从未对皇帝的命令有过丝毫的质疑或迟疑。正是因为这样的忠贞不二,他被萧鸾重用,成为皇帝身边的得力干将。



    他的性格直接而不拘小节,视任务为重,向来不允许多余的情感因素干扰自己的判断。在他眼中,任务就是任务,必须以最高的效率和准确性来完成。对下属要求严格,常常毫不留情地执行纪律,尤其是在执行任务时,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



    谢斯南不知道对面的人是什么身份,但是这一身肃杀之气让她感觉不妙:“不该说的别说,不该看的别看?这是怕我说什么看什么。”



    但面对这不容置疑的命令,她只能顺从地回了个顿首礼,心里想着礼节是否得体已无关紧要,回应道:“请签帅放心,我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全听陛下旨意和签帅安排。”



    柯令孙微微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认可。他转身与郭春道道别,声音简练:“郭中臣请回,今日事宜一切安排妥当。”



    郭春道点了点头,带着几名侍卫和下属转身离去。



    在卫士的示意下,谢斯南走向那辆马车。她原以为身旁的梅姑会来扶她一把,但梅姑却站在一旁,并没有任何动作。柯令孙倒是想来扶一把但是似乎想了想又作罢了。



    谢斯南只得自己提起沉重的裙摆,费力地踏上车厢。她一面小心翼翼地跨上马车,一面感受到长裙的繁复与不便,层层叠叠的布料让她步履维艰,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车厢的内部显得格外幽暗,窗户被厚实的帷幔遮掩,仅透过些许微弱的光线。随着车轮的转动,车厢轻微的颠簸让她感到无比的压抑。外界的景色被完全隔绝,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关在了这狭小的空间之外。每一次的震动,都如同心底深处的无奈叹息,无法释然。



    她淡淡地瞥了一眼身旁的侍女,这位侍女神情僵硬,目光盯着自己,与以往幼宁的亲切截然不同。谢斯南觉得对方似乎刻意保持距离,显得生疏而冷漠,使她倍感孤独与无奈。



    在这封闭而又颠簸的车厢中,谢斯南只能默默地思索着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她的思绪如同这阴暗的车厢般混沌不清,前方的路途充满未知,而她所能做的,唯有顺从,等待命运的揭晓。她意识到,自己犹如一叶扁舟,在无边无际的命运之海中漂浮,不知将被带往何处。



    车轮辗过青石板路面,发出单调而沉闷的辘辘声,这声音在谢斯南耳中显得格外清晰,似乎每一下都在敲击着她的心弦。马车行驶在从皇宫通往王府的路上,透过帘子的缝隙,谢斯南只能隐约看到路面青石板的纹理。青石板被行人和马匹的脚步磨得光滑,映着天光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耳边慢慢传来街道上的喧嚣,热闹的市井声不绝于耳。孩童们在街头奔跑嬉闹的笑声,清脆而明亮,仿佛能驱散些许心中的阴霾。街边艺人的琴声断断续续地飘来,为这纷扰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文艺的气息。乐声虽不完整,却带着古时候特有的清雅音律。



    此时建业城虽是古老的韵味,却也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转过一个街角,似乎到了小吃街的地方,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情洋溢地招徕着顾客。她能听到卖小吃的小贩拉长了声调:“粔籹——汤饼——”,声音穿过人群,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味道,街边小摊贩售卖的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烤肉的焦香、油炸小吃的酥脆香味,还有那豆花的清香,穿过马车的缝隙不时飘入车厢,勾起人们的食欲。谢斯南深吸一口气,试图通过这些味道来想象外面热闹的景象。



    这些声音勾起了谢斯南内心深处的共鸣。作为一名厨师,她对食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和热爱。那些小贩的吆喝声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召唤,让她的思绪不由得飘向那些熟悉的厨房情景:炊烟袅袅,锅铲碰撞,热油滋滋作响,一道道美味在她手中诞生。她的心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她多么想下车,亲自去看看那些诱人的小吃,去感受那种与食物亲密接触的快乐。



    谢斯南靠近门口一点,想通过帘子的缝隙,去勉强瞥见外面的景象。但就在她全神贯注地倾听与感受时,梅姑似乎注意到了她的举动,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