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再见谢贵妃

包涵。”



    王敬则闻言,哈哈一笑,声音粗犷而爽朗:“娘娘多虑了!老夫可是听说过娘娘的事,虽说记不得往事,但娘娘的气度却是一点没变。”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怀念,“老夫与殿下的父亲也算是故交了,如今见到娘娘,倒是觉得有几分亲切。”



    谢斯南闻言,心中一动,脸上的笑意多了几分真诚:“王都督与家父是旧识,可惜我真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有时间我该向您多请教一些旧时的趣事。”



    王敬则闻言,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贵妃若有兴趣,老夫自当奉陪。”他的目光中透着几分怀念,似乎在回忆谢斯南幼时的模样,“上次见贵妃,您还是个黄毛丫头,如今却已出落得如此端庄秀丽,真是让人感慨啊。”



    谢斯南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王都督过奖了,若当真如此,那定是家父教导有方。”



    王敬则摇了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止住了话头。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萧宝义,眼神中隐隐透着无奈。



    谢斯南察觉到王敬则的目光变化,她不明白对面的老将军在踌躇什么,但也不好多问。她想大概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如今已是尴尬至极,被贬的贵妃、南齐的弃子,若非萧宝义的安排,她恐怕早已被彻底遗忘在深宫之中。而眼前的这位老将军,显然与她的父亲谢仲云有着不浅的交情,但他的神情中却透着几分隐隐的压抑,似乎有许多话不能说出口。而且似乎有人知道她的情况,有人还不知道。这万一皇帝老儿挑理了,我该如何是好?



    萧宝义一直静静地看着这场寒暄,目光温和而平静。他的视线在王敬则与萧衍之间来回扫视,最后落在谢斯南身上,似乎带着几分鼓励。他从身旁取出木板,用蘸水的毛笔写下几行字,递给站在一旁的清澄。



    清澄接过木板,低头一看,上面写着:“王都督是父亲的故交,萧将军是我最信任的将领,娘娘不必拘束。”



    清澄抬起头,将这句话翻译出来,语气柔和:“殿下说,王都督与萧将军都是德行具佳之人,殿下对他们很信任,娘娘不必拘束。”



    谢斯南听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有殿下与两位将军在,谢斯南心中已安。”



    她朱唇轻启,那话语犹如清澈的溪流一般,流淌而出,清脆而又柔和,仿佛天籁之音萦绕在众人耳畔。然而,这般话语之中所蕴含的却是现代人特有的那种直截了当和坦率无畏,与周围这庄严肃穆的军帐氛围相较之下,竟显得有那么一丝丝的格格不入。



    王敬则闻得此言,原本沉稳如山的面庞之上,其目光之中忽地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欣慰之色。只见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紧接着便以低沉而浑厚的嗓音缓缓说道:“娘娘能够拥有如此想法,实乃我等之幸事啊!老夫心中着实感到宽慰无比。想那谢大人虽然如今已然不在朝堂之上,但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尚风骨,却宛如明灯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娘娘您的身上。”



    谢斯南微微一怔,随即低头一笑:“王都督过誉了,谢斯南不过是个弱女子,哪里比得上家父的风骨。”



    王敬则摇了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他沉默片刻,忽然转头看向萧衍,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萧将军,您与谢大人也算是旧识吧?”



    萧衍闻言,神色微微一动,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是的。谢大人曾对末将有过提点,末将一直铭记在心。”



    王敬则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几分意味深长。他沉吟片刻,忽然笑道:“看来,咱们今日这帐内,倒是因谢家而多了几分缘分。”



    谢斯南听到这句话后,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深知这件事情能够成功,完全依赖于自己的父亲以及自身所付出的努力。然而,此刻站在这里的“他”并非真正的谢斯南,而是一个来自现代、意外穿越至此的灵魂。这个灵魂既没有如同小说主角般开着无敌外挂,又不是那种无所不知的博士通才。



    想到此处,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情绪涌上心头。“我这样算不算是冒名顶替啊?”这个念头不断在脑海中盘旋。她不禁慌乱起来,连忙低下头去,试图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惶恐。与此同时,还装作一副全然没有听懂对方话语深意的模样。



    一时间,整个营帐内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寂静。没有人开口说话,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呼吸声打破这片沉默。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每个人的思绪都如同乱麻一般纠结缠绕。



    此时萧衍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谢斯南,他的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复杂情绪,但很快便收敛了。他转头看向王敬则,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都督,末将有一事想请教。此次北魏的军情,您认为我军应如何应对?”



    王敬则闻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