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桐影三重

实难分伯仲。”



    徐孝嗣微微颔首,转而看向谢仲云,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谢家果然名门,谢小姐的书法清雅脱俗,颇有家学渊源。”



    谢仲云微微一笑,语气谦和:“犬女不过略通诗书,蒙各位厚爱,实在不敢当。”



    徐孝嗣目光再次落在谢斯南身上,眼中带着一丝欣赏:“谢小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造诣,实在难得。日后若能多加研习,必成大家。”



    谢斯南微微欠身,语气温和:“先生过誉了,斯南不过平日里略作练习,今日班门弄斧,实在惭愧。”



    站在一旁的萧锋忽然笑着开口:“谢小姐的才情确实令人钦佩,谢家在江南士族中,真是令人艳羡。”



    萧锋虽年仅十四,但作为齐高帝萧道成的幼子,江夏郡王的身份让他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慧活泼,颇具少年人的锋芒,虽在皇室中地位不高,但却因年少有为而备受关注。



    萧衍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谢家乃江南名门,谢小姐的才情更是谢家的骄傲。如此才女,自然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萧衍今年二十有余,虽与萧锋同为萧氏家族子弟,却因家世背景和性格气度截然不同。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家族虽显赫,却与皇室并无直接血缘关系。萧衍自幼聪慧,博学多才,尤其在文学方面颇有天赋。年少时便受王俭赏识,称其“贵不可言”。此次前来谢家,他更多是出于对谢斯南才情的欣赏。



    游宴结束后,幼宁跟在谢斯南身后,低声问道:“小姐,您觉得这两位萧公子如何?”



    谢斯南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萧锋公子年少意气,锋芒毕露;萧衍公子沉稳内敛,气度非凡。两人虽同为萧氏子弟,却各有千秋。”



    幼宁点点头,心中却暗暗感叹:“小姐果然看得通透。”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次游宴中,萧锋与萧衍二人皆频频出现在谢斯南身边。萧锋性格活泼,言谈间总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风趣与锐气。他时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与谢斯南交流,或点评诗文,或闲谈趣事,气氛轻松自然,令人不觉有距离感。虽然他是皇子,但因继承顺位极低,他的身份反而少了几分压迫感,更多的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萧衍则显得更加沉稳内敛,即便在轻松的游宴中,他的言语依旧带着几分分寸与深思。他对谢斯南的才情表现出由衷的欣赏,但从未流露过越矩之意。萧衍虽是皇族远亲,但因最近在朝中颇受器重,仕途一片光明,言谈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度。相比萧锋的锋芒毕露,他更像是一座沉稳的山峰,令人心生敬意。



    某日,游宴散后,谢斯南与幼宁在庭院中漫步。幼宁忍不住开口:“小姐,这萧锋公子和萧衍公子,倒是各有风采。萧锋公子虽是皇子,但听闻在皇室中没什么权势,倒显得自在许多;而萧衍公子虽只是远亲,却最近很受重用,听说仕途一片光明呢。”



    谢斯南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萧锋公子年少意气,虽无权势,却也难得一身轻松;萧衍公子沉稳内敛,虽前途光明,但身在仕途,未必能如萧锋公子这般洒脱。”



    幼宁点点头,忍不住又问:“那小姐觉得,他们二人……哪一位更让人欣赏呢?”



    谢斯南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远处的梧桐树上,轻声道:“各有千秋罢了。萧锋公子如初升朝阳,耀眼却稍显稚嫩;萧衍公子如巍峨山岳,沉稳却多了几分隐隐的压力。至于欣赏与否,倒也不是一言可论的。”



    幼宁见谢斯南语气淡然,心中却暗暗思忖:小姐虽未明言,但看她的态度,似乎对萧衍公子更为敬重一些,而对萧锋公子则多了几分亲近。只是,这样的关系,又会走向何处呢?



    谢斯南却已转身离开,步履从容,似乎并未将这两位萧氏公子的接触放在心上。然而,幼宁心中明白,小姐的从容淡然,或许只是她不愿卷入复杂人情中的一种保护罢了。



    翌日谢府设宴,宾客云集,幼宁端着一盘点心,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人群间。她是谢府的丫鬟,年纪不大,但伶俐乖巧,深得谢斯南的信任。她本该待在后院伺候,却因谢斯南一句“幼宁手巧,点心由她送来吧”,得以站在这热闹非凡的场合,近距离见识这些平日里遥不可及的贵人。



    “幼宁,把点心放在那边的案几上,别乱看。”谢斯南的声音轻轻传来,温柔却不容置疑。幼宁连忙低下头,将盘子放稳,正准备退下,却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



    她看见谢斯南正与萧锋和萧衍说话。萧锋眉飞色舞,似乎正在讲什么有趣的事;萧衍则微微笑着,时不时点头附和。谢斯南站在两人之间,神色淡然,偶尔轻笑,却始终不多言。幼宁心想,小姐果然是与众不同的,连站在那里都像一幅画。



    正想着,门口忽然传来一阵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