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为了未来能制造铁制品,我决定建造一个能够达到1600c的反射炉。反射炉在不使用电力和气体的炉子中,能提供最高的温度,是一种相当高端的设备。
反射炉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砖块,于是我请青灵魔女帮忙从青梅的家居中心和园艺店搬运砖块。
青灵魔女帮助过我很多事情,不仅是搬运砖块,还施展了“迷子之雾”的魔法,让我可以顺利从青梅到达目标地点。她的“迷子之雾”魔法能够广泛地笼罩一片区域,使得进入区域的人完全迷失方向,而她通过精湛的魔力控制,排除了我在内的受影响对象。甚至,她还特意避免将稻田和农田包裹在雾气中,保证阳光能够照射到这些地方。她的细心让我深感感激。尽管我送了她一张曾在卡片商店以一万六千元的高价出售的稀有卡片作为感谢,她似乎并不太高兴。
不管怎样,在青灵魔女的帮助下,我开始根据大日向教授提供的资料和从国立国会图书馆借来的古老反射炉设计图,结合偶然买到的偶像团体粉丝书,在自家后山一步步建造起了反射炉。然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
我发现,经过融化并重新凝固的格雷姆林失去了作为魔法发动介质的功能。
这一发现是在大日向教授通过青灵魔女得知我的实验后,给我寄来了港区采集的融化后再凝固的格雷姆林样本才揭示出来的。
原来格雷姆林融解实验之所以被冻结,并不仅仅是因为研究资料丢失,最主要的原因是实验结果看起来“好像不太行”。
即使将小块格雷姆林溶化并凝固成大块,它们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乳白色晶体而已。即便靠近它们施放魔法,也只能听到一点反应,基本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石头。
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意识到可能会失败,但我很快调整了目标,重新设定了实验计划。
这一次,我决定尝试格雷姆林的融解染色实验。
格雷姆林本质上是一种吸收电力生长的结晶体,而某些魔物也拥有格雷姆林。与普通的乳白色格雷姆林不同,魔物所持有的格雷姆林常常带有颜色。比如,我曾经得到过一只兔形魔物的格雷姆林,它是红色的。
虽然它的性能与乳白色的格雷姆林没有区别,但其颜色的不同却让它显得非常特别,带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通过对格雷姆林的融解与再凝固,或许可以揭开这些彩色格雷姆林的秘密。
是否像玻璃一样,通过金属化合物的加入来染色,还是必须添加非金属化合物?如果将红色格雷姆林与乳白色格雷姆林混合,究竟会得到什么颜色?这些都是反射炉融解实验中能够探索的问题。
其实,即使对格雷姆林的染色变得更加精通,也未必有直接的实际用途,但这只是当前的情况。
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处的研究,也许某一天会在某个时刻发挥极大的作用。也有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任何用处。无论如何,这就是基础研究,也是作为工匠所需的材料工程。
那些拥有大量有趣却不一定有实际用处的知识的工匠,往往被视为真正的“高手”,充满魅力。
与未来视野极为清晰、依靠东京魔女大会的经费进行活动的大日向教授不同,我是自由的。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任何我感兴趣的事情。
虽然独立的方式常常意味着更多的困难和不便,但在这种时候,我才觉得独自一人其实挺好。
我翻阅着笔记,回顾了这些日子的实验进程和思考,发现反射炉的温度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还得再等大约两个小时,继续踩着风箱送风。
擦了擦汗,我继续努力踏着风箱,真是比我想象中还要辛苦,感觉腰都要断了。
两小时后,我终于确认炉内的坩埚中放入的格雷姆林已经融化成了黏稠的液体。我缓缓地降低炉温,准备让它自然冷却。
格雷姆林结晶状的特性使得它们可能在快速降温时裂开。所以,我决定慢慢降温,直到火熄灭。然后,用土封住炉子的通风口,等待温度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天中自然降低。
三小时后,我终于将炉火渐渐熄灭,完成了整个六小时的烧炼工作。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家,准备洗个澡,浑身满是热气、汗水和烟灰,喉咙干涩,真是太糟糕了。
投进炉中的炭火也是一项重活,增加燃料的过程也非常繁琐。
不过,至少我流了不少汗。如果经常做这种工作,应该能锻炼出不少肌肉。
从设计角度来看,我建造的反射炉非常稳固,顺利运行,给我带来了大量实验数据。
总结来说,格雷姆林着色似乎与魔物的血液成分有关。青灵魔女在奥多摩猎到的一只三足乌鸦,其喙根部拥有淡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