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将这事儿给大伙儿通报一声。记得具体情况写详实一些,免得大伙儿慌张。”
沈新远应下。
等他离开后,赵文武去了铁器司。
铁器司一个冬天都在忙着生产农具,如今打好的铁锹锄头等堆满了库房。
许远伯正在带人清理库房内的农具。这些农具登记造册后要交给木材司的人,他们安装上手把后就可以发给城内的百姓了。
见李凌云进来,许远伯拍拍身上的灰快步上前:大人,你怎么来了?”
李凌云望着不远处忙碌的众人,笑道:“过来看看,你这铁器司倒是越来越热闹了,这个冬天生产了多少农具?够城内百姓用的吗?”
如今的铁器司,光打铁的就有三十多人,算上打下手的,怕是不下五十人了。
许远伯笑了笑,回道:“各种农具生产了六千多件,暂时是够的。”
“农具先放一放,最近这段时间抓紧打造一批锅和菜刀出来。要确保每个家庭都有一口锅和一把菜刀。”
既然要取消大锅饭制度,那就必须保障百姓分开后能吃的上饭,总不能让他们忙了一天回家啃生米吧。
徐远伯点头应是。
“等锅和刀造完,抽一部分手艺好的开始打造武器,每种先造两千副。”
许远伯听到这话偷偷瞥了眼李凌云,再次点头应下。
这天晚上,内城外城同样的热闹。
第二天一早,沈新远便拿着一张长长的告示来找李凌云,让他做最后的校检。
李凌云接过告示看了看,沈新远和赵清河将事情说的很清楚,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李凌云将告示递给他:“没什么问题,去伙堂给大伙儿宣读吧。”
这会儿城内的百姓都在伙堂吃饭,现在过去刚刚好。
“好,那我去了。”沈新远接过告示出了营房。
李凌云洗漱完后也去伙房吃饭。
还没到伙房呢,远远的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喧哗声,百姓们都在讨论告示上的内容。
“告示上说的是真的吗?咱们从三月初一起就不能来伙堂吃饭了吗?”
“对,以后咱们就各自在家吃饭,也不需要集体劳作了,想挣钱的去民政处报名,民政处会根据活计轻重支付不一样的工钱,目前挖渠的人一月有二两银子。”
“我还是喜欢现在的生活,现在咱们每天都能吃饱,若分开吃的话,我那婆娘为了省粮,估计每顿饭里不会有太多粮食。”
“我也觉得现在的日子好,若分开了,万一家里没粮了怎么办?”
“我倒是觉得分开更好,我家婆娘厨艺不错,若分开了,他就带着儿子去外城摆个面摊,我去报名挖渠,这样一来,不愁吃不说,挣的也比现在多。”
“我算了一下,分开后我和我家老大都可以去挖渠,一月的工钱有四两,干上几个月就能给他娶一门媳妇了。”
“怕就怕以后没活儿了,咱们就只能吃老本,等老本吃完了怎么办?”
“你没听告示上说嘛,新城要做的活儿多着呢,咱们不需要为没事干而担心。再不济也可以去青石矿或者砖厂劳作,那里的工钱也是一个月二两银子呢。”
“要我说,讨论这些都没什么意义,还是抽空赶快去买些粮食锅碗什么的吧,免得跑慢了什么也没了。”
“不怕,我听说昨天柳氏运来了十几万担粮食,谁缺粮咱们守捉城都不可能缺粮,至于铁锅,咱们城内就有铁器司,你还怕买不到锅吗?”
众人讨论激烈,就连李凌云进去了都没发现。
……
柳家建筑队的效率真不是盖的,柳天章昨晚才和李凌云敲定最终的规划图,今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尽管城内的雪还没有化掉,但他依然带着人在丈量土地,给带队的队长讲解哪一块儿地需要建什么建筑,哪里是主街道,哪里是副街道,哪里需要建设学堂、衙署等公共设施,哪里要挖渠引水入城等等。
等土地都规划好,砖石等材料进场,就可以开始动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