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漫长而艰难的战斗一般。
他从未想过,原来吃顿饭竟也能让人感到如此疲惫和艰辛。
然而,即便心中满是无奈和感慨,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去做,该发布的召令依然要按时发出。
因为这一切都是按照大王的旨意行事,他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根据大王的想法,他希望通过这次渭阳君他们的蛊惑来试探一下朝中究竟有多少臣子能够轻易地被他人所鼓动。
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拥有独立思考能力、长了脑子并且坚定不移地选择站在秦王这边的。
对于吕不韦而言,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在暗中筛选一份死亡名单。
那些表现出动摇或者背叛迹象的封君,或许很快就会迎来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可是,面对这种局面,身为堂堂一国之相的吕不韦竟然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早已处于他人严密的监视之下。
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灾难。
尤其是他与渭文君以及渭阳君会面的事情。
更是不可能瞒得过大王那敏锐的目光。
此刻的吕不韦只觉得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谨慎小心。
普天之下都以为他吕不韦是个权力大过大王的摄政丞相。
可谁又知他吕不韦不过是嬴政的一个傀儡?
有些事儿费力不讨好的干着。
有些话哪怕明知道会得罪人,却依旧要装作不知道说出去。
这一刻权力达到顶峰,却毫不自由的吕不韦生出了想要告老还乡的心思。
可吕不韦深知但凡他敢真的不做这个丞相。
嬴政和程骄或许会极力地挽留他,甚至会做出一副难舍难分、痛心疾首的模样来。
然而,这不过只是表面现象罢了。
他们兄弟二人内心深处却是绝对不会纵容他再度踏足那风云变幻的朝堂的。
毕竟一旦让他重回朝堂,就如同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对于一个以经商起家的人来说,没有了官场权势的庇护与支撑,往后的日子又怎能好过?
即便他能够退而求其次,回到自己的封地之上当个封君。
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已。
因为封地之事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场风暴之中,他这个封君又岂能安枕无忧、长久稳定?
与其如此被动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像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般毫无反抗之力。
倒不如主动出击,奋力一搏!
就让他成为那块坚硬无比的砧板吧!
即使依旧无法避免遭受刀劈斧砍的厄运。
但至少这块砧板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人随意摒弃。
只有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乱世中寻得一线生机。
这就是吕不韦想出来的最好的应对方式。
而处理好了吕不韦的程骄则是在给蒙毅训话。
“蒙毅你比蒙恬谨慎得多。
在某些情况下,过于谨慎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但在大王的安危上,谨慎是必须的。
我知道蒙骜上将军还不想让你和你哥哥入朝为官。
所以只是让你成为一个看守秦宫的小官。
不上朝,却依旧身居要职…”
蒙毅作为蒙家的嫡次孙一直都以他哥哥蒙恬作为标杆,向他哥哥学习。
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又结识了程骄这个同为次子的公子。
蒙毅发觉武将是好,但他们蒙家已经出了好几个武将了。
他这个嫡次子若是再上战场,纵使他能杀敌斩首,成为大秦,一员猛将。
可他的功勋不会超过他的爷爷,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哥哥。
大丈夫身居天地间,总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程骄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
程骄建议他当文官,在朝堂上用言语和笔杆子,向那些胡言乱语的文官开炮。
虽说这些蒙毅现在还不会,但这并不耽误他跟程骄去学呀!
嬴政看着他弟弟跟蒙家两兄弟交代这,交代那的,只觉得满满的幸福。
可很快嬴政就想到了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