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爸说了,要打断你的腿,看你还在外面瞎胡闹不瞎胡闹。”
文秀装作不在乎地说:“没有的事,我和同学有点事,去借复习资料,遇到了同学的熟人,人家非要留下吃饭不可,同学推辞不掉,只好简单吃了几口饭,说了几句话,就回家了,啥事没有。”
嫂子试探着问:“你和同学谈到啥程度了?”
文秀回答:“就是同学嘛,没啥关系。”
嫂子哼了一声,说:“你给我打马虎眼吧。咱爸收拾你我可帮不上你,你等着挨打吧。”
文秀不在乎地说:“挨打就挨打,非要打我,我也不怕。”
嫂子给她爸爸妈妈轻描淡写地作了汇报,意在减轻爸妈对文秀的不满。但是爸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爸妈哥嫂在一起商量她的事。他们认为,趁她没闹出什么大事,跟她一是好好说说,二是吓唬吓唬,不能让她做出出格的事;如果她真有恋情,尽量让她打消念头,她年龄小,眼光肯定不行,不能顺着她;如果没有,说说她,敲打敲打她也不多,起到预防作用;不管怎么样,如果有合适的媒茬,该给她找婆家了,早定早省心;当然,不是很合适不能勉强。大致商量好了,嫂子就去叫她,开始审她。
爸爸很严厉地说:“秀秀,人家都说你找了个小混混,你是非要把咱家的名誉给败完,让我和你妈没脸出门不可。”
文秀死不承认:“谁说呀?纯粹是胡说。我这么小,我才不找呢,别说小混混了,再好的也不找。哼!”
爸爸说:“你别嘴硬,你老实承认吧,那个小混混是哪村的?叫什么名字?”
文秀肯定地说:“没有。”
妈妈说:“你说没有,人家都说了,你跟那个人在一起,在柳庄袁保六家吃饭喝酒的。”
“那是同学,一块去借复习资料的。”文秀解释说。
爸爸揭穿她:“借复习资料借到袁保六家?他是个有名的地痞,他那里会有复习资料?说瞎话吧。”
文秀进一步解释说:“你们啥也不知道,还乱猜。我和同学去借复习资料,遇到了袁保六,袁保六跟这个同学认识,非要留人吃饭不可。”
爸爸说:“你们贾庄高中,怎么会借资料到柳庄呢?都不是一个县。”
文秀又解释说:“上一届柳庄有个人在贾庄高中复读,资料不用了,让这个同学去拿的。他没有自行车,想借我的车用,我想回家,也不好不借给人家车。就是这么回事。”
爸爸质问:“你跟去干什么?”
文秀解释说:“借完资料我就顺道回家了。”
爸爸紧追不放,问:“你这个同学叫什么名字?哪个村的?”
文秀要尽量撇开佩轩:“这跟人家有啥关系?别把人家连累进来。”
爸爸说:“当然有关系,他跟袁保六关系那么好,肯定不是好人,也是小混混吧?”
文秀争辩说:“别随便说人家坏话好不好?人家咋不好了?跟小混混好都不是好人?照你们一说,那个同学跟袁保六好,不是好人;我认识他,我也不是好人,你们还都认识我呢......”
爸爸吼到:“你住嘴!你这个小妮儿现在学得这么油嘴滑舌!”
爸爸接着问:“说吧,你这个同学叫什么?哪村的?”
接着对她大哥说:“文明,你明天去调查调查她这个同学,看他是个什么人。”
文明说:“好吧。”
文秀听了,有点害怕,就更不肯说了:“与人家没关系,牵涉人家干什么?根本没有的事。”
爸爸厉声说:“你说不说?”
文秀还是说:“不说!啥也没有,让我说什么?”
爸爸说:“我本来就是诈你,你不说,证明你心里有鬼。”
爸爸接着说:“你说吧,你跟这个同学啥关系?”
文秀还是不承认,只是说:“同学关系。”
爸爸说:“不说是吧?他娘,去把那个大擀面杖拿过来,我看她说不说。”
文秀扭着头说:“要打就打,不说。”
妈妈劝她:“你还是说了吧,免得挨打。”
文秀说:“没啥说的。”
大哥平心气和地说:“秀秀,爸妈都是为你好,你越不说,越说明你跟这个同学有事,要是没事,你还怕啥?”
文秀没想好到底该不该说酆佩轩的情况,她怕说了酆佩轩的名字会给他找来麻烦,所以她不肯说,宁可挨打也不说。
其实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