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青涩情缘 > 第1章 初识新地(十一)

第1章 初识新地(十一)

视了一圈说:“汪大夫啊,你这专家楼好漂亮啊,这房子这么大空间,房间又多,多好啊!”



    汪大夫不好意思地说:“也是刚搬进来的,本来这也不是专家楼,只是以专家楼的名义盖起来的,实际是为领导盖的楼,后来有人给北京写信告发了这事,上边追究下来,领导们谁也不敢住了,变成假戏真做了,让我们这些踏实工作的医生占了便宜。哈哈。”



    这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在曾主任的要求下,汪大夫领着他们参观了房子,四间房,卫生间和厨房都比较大,他们都好羡慕。



    曾义宽笑着说:“前一段我听说,你们医院的领导和卫生局的领导都挨了批评,分管卫生工作的地区专署副专员知道了这事,对他们说,‘你们真是胆大包天,地区领导的房子也没你们的房子大,你们好意思吗?医院里那些救死扶伤的专家们那么辛苦,才蜗居在四五十平方的房子里,你们住进大房子里,就那么心安理得吗?不怕人家戳脊梁骨吗?说得那些领导们身上直冒汗,他们纷纷不情愿地表示把这些房子一律分给医院的专家们,行政领导全部不分。”



    他们正说着话,有人敲门,汪大夫赶快去开门,他肯定地说:“是小吕来了。”门打开,果然是吕文松。



    吕文松一作揖,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汪大夫笑着说:“一点不晚,还没开始呢。”



    吕文松提了一兜嫩玉米棒子到厨房,交给金大夫。



    金大夫惊讶地说:“嗨,这么新鲜的玉米棒,太好了,还这么多。”



    吕文松不在意地说:“没啥,老家的人带来的。”



    菜做好了,文秀端上来,曾义宽招呼金大夫和文秀来坐下,他们就开始喝酒吃饭。汪大夫说:“欢迎韩大哥,欢迎老同学们!”



    大家喝了酒,开玩笑说:“我们是金大夫的同学,不是你汪大夫的同学。”大家都笑起来。



    吕文松说起正经话:“多亏曾兄帮我说话,单位今天下午找我谈话,答应马上解决我的干部身份问题,老婆的工作也要恢复,孩子们的户口按规定也可以转过来。他们说政策落实以后,还要有一些工资补偿。谢谢老同学!”



    曾义宽谦虚地说:“我只是把你的材料转给了地区党委组织部,负责落实政策的工作组马上作了批示,签了字,然后就转到你们单位让尽快落实。举手之劳,你这本来就是冤案,应该平反恢复工作的。户口如果有问题,就找老曹。”



    大家都为吕文松高兴,他被下放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连带老婆孩子也吃苦受罪。唉,终于盼来了平反落实政策这一天,大家举杯为吕文松落实政策干杯。



    金大夫叹口气说:“文松吃苦受罪那么多年,现在该苦尽甘来了。”



    她接着说:“今天老曹、桑老师、裴老师没来,好遗憾。”



    曾义宽也无奈地说:“他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没办法。”



    韩德海问金大夫:“孩子们呢?”



    金大夫解释说:“刚开学,住校。他俩都上高中了,一个三年级,一个一年级刚上。”



    文秀不解地问:“城市的高中是三年制吗?我们农村都是两年制,初中也是两年制。”



    汪大夫点点头说:“是的,城里初中、高中都是三年制。”



    韩德海解释说:“以前农村也是三年制,后来“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农村普遍搞起小学五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两年制。现在好像要慢慢恢复到以前的六、三、三制,这样更正常一些。”



    他们普遍认为恢复高考是最好的改革。



    曾义宽对文秀说:“秀秀,你们二公司是不是让你兼任打字员的工作?“



    文秀点点头说:“是的,我今天就去找小宋姐姐学打字了。”



    曾义宽关心地问:“工作上有困难没有?”



    文秀微笑着说:“刚上班,还没觉得工作不好干。以后遇到困难了,再麻烦曾叔叔。”



    大家又说到过去在一起上学的岁月,不仅感慨万千。金大夫走到卧室里面,打开装衣服的箱子,找出来一件花格子上衣,小心翼翼地拿到大家面前,说:“韩大哥,你看看,大家看看。”



    韩德海一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家一看,唤起了他们二十年前的记忆,这是金大夫二十年前穿过的最好看的一件衣服。



    韩德海感慨地说:“都过去了,过去的事了。”



    金大夫哽咽着说:“咱们上学的时候,我吃饭都吃不上,更别说穿衣裳了,简直就是衣衫褴褛。韩大哥回家跟嫂子说了,嫂子就把她舍不得穿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拿出来,让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