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并没有告诉何平。
然而,何平之前是这个客户的主任,客户和何平是一个小区的。她们有天在小区里碰到了,这个客户说起来,她在张琴那里投保了这个保险。当时保单还没过犹豫期20天。何平想让客户退了重新投保,但是客户觉得麻烦。何平就在微信上和张琴理论。客户说她不管她们内部怎么划分比例,她投保这个保单看中的是保单的权益。
张琴也很生气,认为何平坐享其成,这个保单是她自己谈下来的,她不能接受分成。何平的理由是这个客户和她更熟一些,以前是她的组员。
最后两人谁也不让谁,张琴还是不愿意分给她。她们因此闹翻了。这个保单也已经过了犹豫期,如果客户这时候退保会有损失。何平只能自认倒霉。林丽从她们的纠纷里看到了共展的局限性。
在方玲的烤肉店如火如荼地开起来六家之后,她很有信心,想要给团队的伙伴提供一个展业的场所。她在团队聚财的时候,和伙伴们要求以后周末,她店里有活动的时候,大家可以过来帮忙,现场发展的客户,比如加了微信的,如果有成交,她们可以共展,各一半佣金。
然而团队的伙伴们并不感冒。她们都有各自的展业方式。有的伙伴认为,方玲是店里人手忙不过来,又不想招聘人手,就用这种方式来说。她有天和林丽说,周六她们有客户在那里办读书会,让林丽可以带上团队伙伴去那里帮忙,可以搞客户。
林丽也不笨,她不想之后成为什么事都找她的那种人。她就委婉地说周末她已经有安排了。方玲有些不爽,看到团队的人都没有兴趣。林丽想可能大家都不想共展,这样如果一方做少了,就会被认为占便宜了。这样操作反而容易陷入两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
之后张琴就主要开发她自己的客户了,那一年,她因为开发了一个大厂的95后客户,因此获得了N个转介绍客户,维持了 她两三年的业绩。
她这个客户本来要去北京协和医院做甲状腺结节的手术,因为之前自己老约不上,刚好张琴说可以买一份她们公司的保单,就可以获得就医权益,最快一个月后可以使用。这个客户同意了,买了一份对健康告知要求比较低的高额意外险,因此获得了就医服务权益。没想到激活权益后,不到两个工作日,还真的约上了专家,她如期做了手术。
等她做手术回来,就主动约了张琴说,要和她投保之前说的那款年金险,她按每年十万交,十年交费的计划来做。当时她们公司还没发年终奖,她本来年终奖有六七十万。当时她就先从他们公司的平台申请了二十万无息贷款,先把其中十万用来交了保费。这个保单就顺利承保了。
等过了一个月,他们公司的年终奖发下来,她再去还进去。林丽觉得张琴这个客户也是挺给力的,对保险非常信任。在客户的加持下,才让张琴顺利晋升高级行销经理。林丽从张琴的分享里学了一些她的展业细节,她也勇于去尝试,虽然收效甚微,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柏丽主任的一个客户在年初发生了重疾险理赔,她客户投保重疾险还不到两年,虽然公司按照保险调查的流程展开了调查,并没有查到有既往病史。但是公司对柏丽主任的销售资格进行了管控,她被限制一年内销售重疾险,那就意味着这一年她卖不了重疾险,只能销售年金险。
而且她名下的寿险客户在新投保的双录环节,不能像一般的客户正常投保时只需要问八个问题回答并录音录像,她的客户需要完成十三个问题的回答并录音录像,并且签字的环节也在双录环节里。这样客户投保流程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比一般客户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有天,本来柏丽主任和林丽参加公司的一个大型的会议,林丽已经帮她拿好票在等她。柏丽主任正在和客户签单做双录环节。她告诉林丽可能要等半小时。结果客户操作的过程发现比较麻烦,客户都有些生气了,说不想投保了。柏丽主任当时只能和客户做安抚,这才让客户继续完成双录。
等柏丽主任完成了这个客户的投保流程,发现已经花了一个多小时,会议都快结束了。她就没有赶过去。这一年她每个月都坚持至少出两个年金险,这样她才能保持绩优的身份,由于出单的产品受限,反而让她销售年金险的技能更成熟。部门的其他同事也很佩服她,在这么严苛的要求下,她还保持了稳定的业绩。
林丽和之前离职的其他组的业务员王晓珊保持了联系。之前她还在职时,她们俩经常下午在办公室给客户打电话,两人交流比较多。王晓珊离职后,她原来的车险、团险等客户都转移到了林丽这里服务。林丽也不贪,会把一部分佣金分给她。毕竟王晓珊家里经济压力还挺大。
王晓珊老公在一家国企的船厂工作,一个月税后一万六左右。他们家在老家买了套房,还在供。一家七口人挤在一套一房一厅50平方米的城中村农民房里。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