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保,他在广州生活,已经是硕士研究生了,他却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单位有社保、团险够了。林丽告诉他单位不是做一辈子的。如果有天不在那个公司工作了。很多福利待遇就消失了,到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这些人的认知还达不到。他们老认为林丽就是想要赚他们钱,各种借口推脱,或者索性就不理她。林丽当时也和南宁的几个女同学说了,一个同学家境比较好,在大专学校做老师的同学说,她有保险代理人,不会和林丽投保。林丽心想,随便,看看你的保险代理人能做多久?据林丽了解内地的保险代理人离职率还是比较高的。
之后她就很少和这同学沟通,偶尔会点赞这个同学的朋友圈。然而这个同学的朋友圈不外乎是晒娃、晒吃的,晒老公多体贴包揽做饭做菜,而且他们中学的数学老师还很买账,经常和这个同学互动。
林丽因为和小学初中的同学都没有什么交集了,那些没有成为她客户的同学,基本平时大家就不联系了。
林丽认为成为了客户,就是一辈子的朋友,能让大家的交集和交往更进一步。林丽估计初中的数学老师对她没有什么印象。这个数学老师只会记得经常在她面前说话和出现的那些同学。而初中时候林丽还是比较低调的。
毕业后她参加过一次聚会。那次数学老师也参加了。当时数学老师还不解说,在内地工作也有三四千的工资,为什么林丽他们还要费劲去深圳上班,一个月也就拿五六千。林丽不知道她作为老师为什么思想这么落后?
在林丽小时候的想法里,广西就不是她的故乡,她一直都想脱离这里的脏乱差、落后、封闭,她一直认为自己籍贯是潮汕的。她要回到广东工作。
在几年前,这个数学老师做了奶奶。她时常会给林丽的朋友圈点赞。林丽也偶尔和她聊天。林丽看到她的孙女快满月了。就问她孙女买保险了吗?
这个老师说她做不了主,要问下儿子儿媳,他们有没有买她不知道。林丽就发给她产品链接给他们看。
一天后,这老师回复林丽说,她儿子没有那个观念。以后他们自己有保险代理人他们自己再买吧。
林丽当时也就是随口一问。其实反而很多陌生的网友或者邻居都是第一次沟通,就因为信任林丽就和她投保。林丽发现越熟的人的保单越难签下来,反而不太熟或者比较陌生的还能因为你的专业而信任,因此投保。
或许找对客户群很重要 。很多保险代理人都说他们最初入司的时候以为熟人的单好签,其实非也。熟人有的并不希望你太了解她的家庭财务状况。还有的人觉得太熟了,认为你想要赚他的钱。其实保险代理人在赚取自己佣金的同时,也是希望能帮助到客户。
林丽当时刚做保险的第二个月就和妹妹谈保险,妹妹说她魔怔了。妹妹的想法也是比较保守的,她当时也不太相信保险。林丽告诉她,让她买就是对她好,大家都没有存多少钱,万一发生疾病风险可没有这么多钱借给她。妹妹和她说没有这么多钱买保险,要供房,还要供孩子。每个月都没剩下多少钱。
林丽也能理解,告诉她可以买便宜点的方案,有好过没有。现在孩子小,还可以有能力存钱,以后存钱更难,因为以后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妹妹还是犹豫。林丽当时就想着让母亲给妹妹施压。母亲就和妹妹说让她支持姐姐的业务一下。妹妹于是就先给孩子投保了一份重疾险、一份年金险,加起来一年保费不到4000元。
之后过了好几个月又让她给她自己投保了重疾险,好说歹说,让妹夫也投保了一份重疾险。但是过程确实很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估计他们心里未必真的服,只是迫于亲戚而不得已投保了。
几年后,林丽在自己和组员面临考核的时候,也曾经让妹妹和妹夫帮出过单,但是她有按时续保。那几张单妹妹他们都不交费。直到疫情时候,林丽夫妻俩收入下降,没有办法就让妹妹他们去退保了。然后妹妹再把钱发给她。这之后,林丽就没有再干这种帮人交保费的事情。
做保险的这十年,她学会了吞下了委屈。如果不是因为做保险业务员,有的客户她完全可以不搭理的。特别是性格和自己相冲或者差异比较大的客户。要是换做以前上班的时候,她完全不需要搭理。
林丽平时就不屑于拍马屁,做了销售工作后,她其实也不是很会照顾人。不像有的同事很懂得照顾人。林丽还是做了这个工作后才学习的。
在餐桌上,她以前都是被照顾的那个。然而现在她也要学习帮别人盛饭盛汤,用公筷夹菜。这些是她以前不屑于做的。
虽然她很少请客户吃饭,为了节约展业成本,她主要就是下午上班时间在客户的公司和客户聊。有时候就请客户喝下午茶。这样成本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