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奏折的结尾处自称“奴才”。雍正看了杨宗仁的请安折后,很认真地用朱笔划去“奴才”两个字,在旁边写了个“臣”字,并批示了4字:“称臣得体。”也就是说,杨宗仁一个汉臣,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是不合规矩的,也不配,属“越礼”,非常不得体。
满汉官员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差异,那可真是给汉族官员的积极性来了个大大的打击呀,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国家政令的执行,这对朝廷的长治久安可太不利啦!雍正帝发现这个严重问题后,马上就开始大力宣传“满汉臣工都是一家人”的口号,还努力提高汉族官员的政治地位呢。在雍正五年的九月,雍正帝还专门对大学士的班次排列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满族居首的大学士在前面走,其他大学士就按照他们补授的时间先后走,别再分什么满汉啦,张廷玉就在孙柱前面走。以后补授大学士的时候,要先请旨确定他的行走班次,这样皇帝就不用被规矩限制住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哦。”这可是关于大学士班次问题的第一个规定呢!这个规定也确定了大学士班次排列的一些具体原则:第一,领班大学士一定要是满人。第二,其他大学士就不分满汉啦,主要看补授时间,重点考虑资历。第三,补授大学士后,要先请旨确定行走班次,这样皇帝就能灵活调整啦!
一直以来,鄂尔泰都压着张廷玉一头呢,而且他俩在朝为官,还同时上殿议政。可据说这俩十多年都没说过一句话哟!要是汉族大臣出了啥失误,那满族大臣能把汉族大臣臊得没脸见人。雍正这位君主就在上面看热闹,从不插手调解,任由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你来我往、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