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轻轻松松地获取了数不胜数的特殊权益。目睹此情此景,法国人心中的天平瞬间失去平衡,一股强烈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他们愤愤不平地暗想:“哼!凭什么英国人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么多好处?咱们法国同样实力不俗,我们也行!这些特权,我们也必须要拥有才行!”
于是,法国公使拉萼尼就带着八艘兵船,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澳门,那架势,就像是来炫富的土豪,船上一门门大炮,闪着寒光,仿佛在说:“看,我有肌肉,别惹我!”
不久之后,拉萼尼就跟清政府的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坐下了,开始谈判。拉萼尼那哥们儿,研究了中英、中美的条约,心里那个有底啊,一开口就是:“嘿,你们给英国、美国的好处,我也得要一份,不然我可不客气了!”说着,还亮了亮船上的大炮。
耆英一看,这哪是谈判啊,这简直就是威胁!没办法,只能咬着牙,一八四四年的十月二十四号,在法国兵船上签了《黄埔条约》。这一下,法国也跟其他国家一样,享有了同样的特权。
紧接着,时间来到了 1845 年,在英国之后,比利时、瑞典等众多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一窝蜂地涌上前去凑热闹。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胁迫着清政府签署了类似于《南京条约》那样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自此之后,曾经那个高高在上、自诩为天朝上国且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清王朝已然不复存在。它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与话语权,变得软弱无能,自己说的话再也作不得数了。如今的清朝宛如一块放在列强案板上的肥肉,只能任由他人肆意宰割。
而这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则犹如一场猛烈的风暴,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原本的面貌。一直以来支撑着整个国家运转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体系开始逐渐土崩瓦解,就如同根基腐朽的大厦般摇摇欲坠。中国迅速沦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以及原材料供应基地。
与此同时,曾经威风凛凛的大清政府也在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渐渐失去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它就好似一只被人用丝线操控着的木偶,身不由己地跳着由列强精心编排好的舞蹈,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