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

    北境天寒,伤口恢复得极慢,宋玉昭在毓门关养了七八日,肩上的伤才终于结了厚厚一层痂。www.chenxiao.cc

    毓门关一战大胜,羌人折损不少兵马,被怀远军打得退回乌羌,近日必定会安分不少。

    宋彻带着怀远军拔营回幽州,而宋怀泽一年前从怀远军中被调任到梁州军,如今他身为梁州军参将,也该启程回梁州了。

    “当真要去梁州?”

    宋玉昭坐在马上,朔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听宋彻似乎没有要阻止的意思,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下才点头。

    “是,我想好了。”

    “也罢,只是如今梁州军主将是孟元修,以你的身份,让他留下你容易,但想要从他手中谋个一官半职怕是不简单。”他说看了看宋怀泽,“这一点你兄长想必已经很清楚了。”

    宋怀泽闻言果然点头,父子二人商量好似的。

    “如此岂不更好,正合我心意。”宋玉昭没放在心上,随口应了一句,末了又嘱咐宋彻道,“还请父亲记得我昨日同您说的话。”

    那背后之人既然想从父亲下手,这次一击不中,后面怕是还会有所动作。

    宋彻微微颔首算作应下,策马离开前不轻不重扫了她一眼,她额角一跳,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每每宋彻要坑她的时候,必定会用这眼神瞧她一眼,这次又是什么?

    不等宋玉昭再用眼神询问,宋彻已经驾马离去了。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这梁州她去定了。

    毓门关一别,两万怀远军一路浩浩荡荡向东南返回幽州,宋玉昭和宋怀泽兄妹径直往梁州赶去。

    这一路虽山高路远,但两批人马的心情都比来时要放松不少。

    康瑞见宋彻心情大好,不免觉得奇怪。

    明明阿玉刚过来那几日还天天沉着脸要她回京,怎么如今阿玉去了梁州,将军不仅不催她回京了,连心情也好了?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不拦阿玉?”

    康瑞讪讪一笑,“属下不敢。”

    “我同阿玉在帐中说话你都敢盯着,你还有什么不敢?”

    宋彻冷眼扫过来他一眼,康瑞立刻笑不出来了,“将军,属下知错了。”

    他说罢摸摸鼻子,腹诽道,还不是怕他再跟一年前一样下手没轻没重,一顿军棍将自己亲女儿打得半个月下不来床,说是要了她半条命也不为过。

    好歹阿玉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他膝下无儿女,阿玉叫了他这么多年的康伯,他早将她看做自己半个女儿了。将军做父亲的不心疼,他看着都心疼了。

    “先帝赐婚,她的婚事涉及朝中局势,不是想退就能退的。既然她非要留在军中,与其赖在我这儿,她想去梁州中碰碰壁也是好的。”

    方才宋彻特意提到孟元修并非是刻意吓她。

    孟元修和他是半辈子的死对头了,否则以宋怀泽的能耐,不会在梁州军中一年多还只是个小小的参将。

    他知道宋玉昭心气儿高,再加上他这个女儿确实有几分领兵打仗的本事,所以他从前给宋玉昭的军职不低,怀远军中的将士们都叫她一句“小将军”。

    可如今她自己要去孟元修那个老犟种手中去捡芝麻大的位置坐,怕是要不多久就会被磋磨得自己回了京。

    而此时,另一边,雍州城外,坐在马背上的宋玉昭忽然重重打了个喷嚏。

    “怎么了?”

    宋玉昭揉揉鼻子,冲宋怀泽摆手道,“无事,许是路上着凉了。”

    她心里念着正事,便向宋怀泽提议在雍州停留两日。

    “也好。”宋怀泽知道她想查什么,反正他也准备将这件事查清楚,索性一口答应下来。

    他们带的人虽不算太多,但进入雍州城少不得引人注目,为避免麻烦,就在城外找了位置扎营。

    青檀本就是京中将军府上的下人,不会武功,也不便留在军中,宋玉昭派人将她送回京城后,身边就只有茂平了。

    她同宋怀泽打过招呼,准备带着茂平进入雍州城中探探沈佑和九爷的底细,却正巧雍州城外时遇见一伙人鬼鬼祟祟往一处走去。

    宋玉昭给茂平使了个眼色,茂平立刻会意,二人远远跟在他们身后。

    那行人面上做了遮掩,装扮低调,瞧着像是会些拳脚。一路跟着往城郊的僻静处走去,约莫走了十余里,面前多了一片稀疏的矮林,几人脚步忽然慢下来,像是在其中找什么东西。

    为首的那人像是看到什么,蹲在一棵树下摸索片刻,忽道,“找到了。”

    身后的几人同时面色一松。

    “太好了。”

    “咱们快去找九爷,将这些东西运出去,省得那人再临时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