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历史追光者 > 第4章 夫差接过阖闾的仇恨

第4章 夫差接过阖闾的仇恨

要使吴国强大,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他首先召见了伍子胥,说道:“子胥,如今寡人登上王位,当如何使吴国富强?”

    

    伍子胥回答道:“大王,当务之急是整顿朝政,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廷。”

    

    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广纳人才。同时,他还任命伍子胥为相,让其负责国家的内政事务。

    

    在军事方面,阖闾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他招揽了孙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拜见阖闾时,献上了自己所着的兵法。阖闾翻阅之后,大喜过望,说道:“孙先生之兵法,乃绝世之作。寡人愿以先生为将,训练吾国之军。”

    

    孙武欣然应允:“大王信任,孙武定当竭尽全力。”

    

    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国的军队焕然一新,纪律严明,战斗力大幅提升。

    

    阖闾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512年,阖闾率军攻打徐国和钟吾国,取得了胜利,扩大了吴国的领土。

    

    公元前506年,吴国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柏举之战。

    

    阖闾在战前召集将领,鼓舞士气:“将士们,此次与楚之战,关乎吴国的荣辱。我们要勇往直前,为了吴国的荣耀而战!”

    

    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吴军势如破竹,五战五胜,直捣楚国都城郢都。

    

    郢都的沦陷,使楚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楚昭王出逃,楚国百姓陷入了恐慌之中。

    

    然而,吴国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太久。楚国大夫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援楚,吴国的军队在秦军和楚国残余势力的反击下,被迫撤退。

    

    尽管吴国最终未能完全吞并楚国,但这场战役使吴国的声威大振,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

    

    阖闾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始终以民为本。他时常微服私访,了解百姓的疾苦。

    

    一次,他在田间遇到一位老农,问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回答:“大王,今年雨水充足,收成尚可,但赋税较重,生活仍有困难。”

    

    阖闾听后,回宫便下令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以促进农业生产。

    

    在经济方面,阖闾鼓励商业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吴国的都城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

    

    随着吴国的日益强盛,阖闾的野心也不断膨胀。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中原地区。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公元前496年,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负伤,不久后去世。

    

    在阖闾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儿子夫差说道:“夫差,吴国的未来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让吴国继续强大,称霸诸侯。”

    

    夫差含着泪点头:“父王放心,儿臣定当不负所望。”

    

    夫差在朝堂之上,对着众臣慷慨激昂地说道:“吾父含恨而终,此仇不报,吾何以为君!”伍子胥站出一步,拱手道:“大王,越国虽小,却不可小觑。当务之急,乃是整军备战,以图雪耻。”夫差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仇恨。

    

    夫差,自继承父位那日起,便从未忘记父亲阖闾临终那不甘的眼神和未尽的遗愿。越国,这个让父亲含恨而终的敌手!

    

    为了这一战,夫差准备了多年,日夜操劳,整军经武。看着日益强大的吴国军队,心中的复仇之火燃烧得愈发旺盛。终于,时机来临,夫差亲率大军,踏上了征伐越国的征程。

    

    “将士们!吾父之仇,不共戴天!待吾等厉兵秣马,必破越国,扬我吴国之威!”夫差高声喊道。

    

    “愿为大王效死!”众将士齐声高呼。

    

    战场上,夫差骑着战马,挥舞着长剑,大声喝道:“儿郎们,随我冲锋!”吴国的军队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越国军队节节败退。

    

    夫椒之地,山川起伏,风声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悲鸣。夫差站在军阵之前,望着对面的越军,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无尽的愤怒与决心。

    

    “将士们!今日之战,是为了吴国的尊严,为了吾父的血仇!”我高声呼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