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侄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成为了这场权力角逐的核心人物。
海山,时年27岁,常年在边疆征战,麾下兵强马壮。听闻铁穆耳驾崩,他立即率领十万铁骑挥师回京,大有以武力夺取皇位之势。
爱育黎拔力八达,22岁,虽无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在京城经营多年,人脉广泛,政治手腕高明。
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然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朝廷中的一些重臣和宗室长辈极力斡旋,试图避免兵戎相见。
海山一方,将领们个个摩拳擦掌,急切地想要为海山夺得皇位。海山本人更是志在必得,放出豪言:“皇位非我莫属,谁敢阻拦,定斩不赦!”
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冷静分析局势,深知若与海山正面冲突,胜算不大。于是,他决定采取迂回策略。
在紧张的谈判中,爱育黎拔力八达表示愿意支持海山登基,但提出一系列条件,包括给予自己及支持者重要的官职和封地。
经过多轮激烈的博弈和权衡,最终双方达成妥协。海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威慑和各方势力的权衡,于1307年成功登上皇位,成为元武宗。
铁穆耳去世前,皇后和安西王阿难答相互勾结,准备夺取皇位。他们计划于三月初三发难举事,但因铁穆耳之侄海山的弟弟提前一天抵达宫中,阻止了他们的计划,并拥戴海山为帝。
大德十一年(1307 年)正月,铁穆耳去世,享年四十二岁。五月,海山在上都即位,史称“元武宗”。九月,海山追谥铁穆耳为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这场皇位之争,未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争,权谋较量也惊魄。它不仅决定了元朝的皇位归属,也深刻影响了元朝的政治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