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历史追光者 > 第119章 郑和下西洋

第119章 郑和下西洋

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

    

    郑和船队回国后,朱棣下诏,按等级对下西洋将士进行赏赐。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到过阿丹国(今也门共和国的亚丁)、祖法儿国、孟加拉国等。据记载,郑和的船队到达阿丹国后,阿丹国王到海滨迎接。该国是古代西亚着名的国际商业港口,资源丰富且交通便利。船队在这里购买了大块猫眼石、珊瑚树以及各种珍宝、稀禽等。

    

    在祖法儿国,郑和宣读诏书、颁赐赏物,并与当地居民开展商业交往,用瓷器等换取药物和香料。当郑和船队抵达孟加拉国时,该国国王热烈欢迎,派一千骑兵到港口接待,还在王宫摆设长廊,用黄铜装饰屋柱等,并设千余人的马队。国王坐在室座上,通过特定仪式迎接郑和,随后宴请郑和并赠予金盔、金瓶、金系腰、金盆等礼物,副使获赠银制品,其他人也都有赠品,场面隆重盛大。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约 62 岁。此次航行始于 1431 年 1 月,历时约两年。他最终到达了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郑和在归途中不幸因病逝世。郑和去世后,他的船队将他的遗体带回了中国。朝廷对郑和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追念,他的航海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也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一点让人遗憾,郑和下西洋,明朝举国之力给予支持,多达七次的远航彰显了当时国力的强盛。

    

    令人惋惜的是,如此大规模且意义重大的航海活动,竟未形成系统的书籍,未能将海上作战、航海等方面的宝贵经验积累传承下来。

    

    正因如此,到了清朝,海上作战能力极为薄弱。对海战技术缺乏深入研究,战略应用更是几近空白,毫无防御之能。倘若当初重视经验的总结与宣扬,或许清朝在面对海上威胁时,能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历史的走向也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