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早逝;探春精明能干,却远嫁他乡,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湘云开朗豪爽,却历经坎坷,最后不知去向;妙玉高洁孤傲,却陷入泥淖,结局悲惨;迎春懦弱善良,却被丈夫虐待而死;惜春看破红尘,出家为尼;李纨守寡教子,一生清苦;巧姐在家族败落后,历经磨难,最终得以安身。
《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一大亮点,它们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以这首诗开篇,表达了自己创作的艰辛与无奈。还有林黛玉的《葬花吟》、薛宝钗的《螃蟹咏》等,每一首诗词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红楼梦》中的描写常常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如林黛玉葬花的场景,花瓣飘落,美人垂泪,画面凄美动人。书中对贾府的建筑、园林的描写,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书中的书法和印章也为作品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曹雪芹曾重返江宁,任两江总督尹继善的西宾幕客,但因《石头记》被乾隆发现,为避免多受株连,尹继善让曹雪芹离职,他遂北返京师。
乾隆二十六年年底,清大臣沈德潜选刻的《国朝诗别裁》因收录曹家祖辈和曹寅的诗作,遭到乾隆皇帝不满,为避免因文字惹来杀身之祸,曹雪芹将自己的诗作悉数付之一炬。
乾隆二十八年,京城痘疹流行,曹雪芹十岁儿子,于当年秋天因痘疹去世。遭受丧子之痛的曹雪芹一病不起,儿子的离世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曹雪芹自己也患上了肺痨。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肺痨几乎是不治之症。曹雪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为《红楼梦》修改整理而努力,希望后人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曹雪芹逝世于1763年除夕夜。也因丧子之痛,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而病逝,享年四十八岁。
曹雪芹有三任妻子。第一位原配夫人是梅氏,是曹雪芹的表妹,育有一子,但早夭,梅氏也染病身亡。第二位妻子是柳慧兰,是歌女出身,她支持曹雪芹创作,但希望他考取功名,两人经常吵架,在曹家破落后便不知所踪。第三位女子叫许芳卿,她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以“脂砚斋”的名号续评《石头记》。
曹雪芹没有直系后人延续血脉。不过,《红楼梦》作为他的着作流传下来,可以说他的精神遗产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传承。《红楼梦》以女子文学描写女子细腻的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艺术诗、书、画、印,以“康乾盛世”为历史背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