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 第373章 给大唐军队提供帮助

第373章 给大唐军队提供帮助

    江南听到李承乾的话不由得想起来明朝的永乐大帝,忍不住笑起来。m.baijiawenxue.com



    朱棣为了给自己出征漠北找个理由,把史书都翻烂了,终于看到了刘邦的白马之围,于是决定为汉高祖刘邦报仇。



    “你笑什么?”李世民看向江南。



    “没有没有,我只是想到了高兴的事情。”江南摆摆手,继续吃饭。



    李世民对李承乾这番话很赞同,点了点头,你接着说。



    “是!”李承乾颔首,



    “眼看要入冬了,现在最大的争议主要是何时出兵的问题?



    一些人主张现在出兵,吐蕃地处高原,河流湖泊众多,沼泽密布。



    冬季天气寒冷河流、沼泽可能会冻结,一些泥泞的湿地也会变成坚实的地面。



    这对于我们的军队行军来说是一个有利因素,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平时难以跨越的水系障碍,使军队的机动性增强,能够选择更多的路线进军,出其不意地攻击吐蕃军队。



    另外,吐蕃在冬季可能会放松戒备。



    由于冬季气候恶劣,吐蕃方面也许会认为我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进攻,从而在军事部署、物资储备和情报收集等方面有所松懈。



    如果选择在此时出击,就有机会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突破他们的防线,一战可成。”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大唐的这群武将们看着枪手痒。



    李世民点点头,“嗯!有些道理,还有呢?”



    李承乾接着说道:“大部分人还是持不同意见。



    吐蕃地处高原,又即将进入冬季,气候极为寒冷,暴风雪频繁。



    对于我大唐军队来说,很容易导致士兵冻伤、生病,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会比较严重。



    其次,冬季物资补给更加困难,由于大雪封山等情况,粮草运输的道路可能被阻断,牲畜在严寒中也容易死亡,导致粮草和物资难以运送到前线。



    高原地区本身空气稀薄,冬季环境更加恶劣,士兵们很可能出现高原反应,这会极大地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在这种环境下,士兵对物资的需求会有所增加,补给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最后一点是吐蕃军队具有主场优势。



    吐蕃人长期生活在高原,更适应那里的冬季气候。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



    而唐朝军队作为进攻方,在陌生且充满危险的环境下很容易遭到伏击。”



    这些东西李世民心里也很清楚。



    至于何时出兵吐蕃,在苏州听评弹的时候心里他就有了决定。



    不过他还是想听听李承乾的意见,看看李承乾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你怎么看?”李世民问道。



    李承乾略作停顿,说道:



    “吐蕃虽为我大唐之患,但冬季进兵,实有诸多困难。



    此时进兵,胜负难料,恐损我大唐之威,耗我大唐之力。



    主战一派也只不过是想依仗枪械的加持,立功心切而已。



    儿臣以为,当以稳重为先。



    吐蕃一方只要不主动生事,可等来年春天再讨之,到那时诸多不利因素消除,加之热武器的助力,我军定能讨伐成功。”



    这个回答很符合李承乾沉稳的性格,而且愈发沉稳有度,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道:



    “为君者,当有沉稳之态,果敢之心,你能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实乃朕之欣慰。”



    李世民以为李承乾说完了,没想到李承乾又继续开口,“多谢阿爷夸奖!不过,儿臣还有话说。”



    “说吧!”



    “儿臣以为,虽然暂时不能征讨吐蕃,但可以东征高句丽。”



    这个想法真的是和李世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李世民还是想看看李承乾怎么考虑的,“说说你的理由?”



    “高句丽屡犯我大唐边境,不断在边境地区进行侵扰和蚕食,试图扩张领土。



    肘腋之患,安能坐视?实乃心腹之患,不可不除。



    虽然高句丽也即将进入冬季,但比起吐蕃要胜强数倍。



    现在有了小郎君送来的热武器加持,将士们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在此士气高涨之时征讨高句丽,胜算颇大。



    待解决高句丽之患,再图吐蕃,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