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来此事涉及文华太后与丰淳自身,丰淳未必喜欢多言,二来当时丰淳也没出生,恐怕还不如玄鸿知道的多,只是玄鸿对于当年之事固然知道,却分明不愿多言,元秀心里打着算盘,该怎么从这个姑母口里套话。
却听丰淳淡漠道:“那时候我年纪也不大,却不太记得了。”
元秀听得出他心情极为不好,便如实道:“我上回提到推.背.图时所问的长生子,听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外祖的座上宾,是因为他替外祖的长女与幼女解决了两件事,薛尚仪的那件,是婚姻,母后的这一件,我算了算时辰,好像就是五哥你……”
她话还没说完丰淳已经斥道:“荒谬!先帝从来不信这些神神道道之言,区区一个道士,哪来的能耐插手皇家之事?!”
元秀抿了抿嘴——丰淳或许对当初宪宗皇帝同意杜青棠所请,族没郭家,导致文华太后因此而亡心有不满,后来宪宗皇帝宠爱李俨,又为李俨聘娶了杜氏甥女陶景年为正妃之事,更是带给丰淳极大的压力,父子之间虽然依旧慈孝,到底生了裂隙,然而丰淳处置政事却是宪宗皇帝一手教导出来的,在这一点上,他深受宪宗影响——因宪宗皇帝之父怀宗皇帝痴迷道家白日飞升之事,导致王太清乱政,谋毒皇嗣、迫害朝臣,因此宪宗皇帝对方士极为厌恶,可以说毫无好感,当初因怀宗皇帝宠信,许多方士在朝为官,身份尊贵堪比宰相,甚至连当时的宰相都对其退避三舍,后来宪宗承位,将这些方士全部夺去官职,赶回山中,在诛王太清时,宪宗皇帝命人历数他的过犯,其中就有一条,是与妖人勾结、妖言惑君!
因此丰淳与宪宗皇帝一样,都对道家之说兴趣不大,只可惜他们虽然在前朝将道家方士都赶了出去,却不想后宫里先后有玄鸿与嘉城公主,却都是一门心思要出家的。
“我原本也不信,只是此事是薛尚仪所言,前不久,我也见过一回长生子。”元秀撇了撇嘴角,搬出了薛氏,丰淳虽然与薛氏见的不多,可对薛氏却也十分信任,闻言顿时皱起眉:“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