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兮却更能听进自己姐姐所说的话——因为未来的陈怀信答应过未来的她!
“他这样说。”
“就一定能够做到!”
姬长兮对陈怀信充满信心!
而就在皇女们说话之事。
大殿之中的刑部尚书曲文端,则是皱着眉头的看着鉴天镜。
除了陈怀信在说,律法是为了维护公平性的时候,他一直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那很容易会让他被女帝盯上!
先前户部尚书韦泰和之事,更让他感到心有余悸,所以他更加老实安静的,在这大殿之中站着。
但是现在。
陈怀信与煜国刑部尚书的讨论,却顿时让他感到心跳加快,因为那屈打成招之事,在如今的承国之中,可以说是……稀疏平常!
“哪怕是陈怀信,也不太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吧?!”
曲文端的神情忽然有些紧张。
不过。
就算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哪怕只是减少屈打成招的次数。
也足以让他感到非常的头疼了!
“若是不能屈打成招。”
“那我承国的破案率岂不是要下降?”
“我曲文端的神探名头也怕是要没了!”
……
【信访制度!】
【这是从直诉制度所演变而来的。】
【当然。】
【这两种制度。】
【其实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高低之分。】
【信访制度也只是更加合理与完善。】
【“毕竟。”】
【“最重要的。”】
【“并非是什么制度。”】
【“而是看能否将这制度执行下去!”】
【陈怀信对其很是清楚。】
【若是不能坚定的将某个制度执行下去。】
【若是某种制度仅仅只能用来当做摆设。】
【那无论其多好、多完善、多合理。】
【充其量也就是个漂亮的花瓶而已。】
【“所以。”】
【“在设立信访制度后。”】
【“还要保证其能够执行下去。”】
【“然后再加大监察与监督的力量。”】
【“应该……”】
【“能够稍微降低屈打成招的发生吧。”】
【陈怀信也不敢太过于肯定了。】
【他跟刑部尚书细说着信访制度。】
【而刑部尚书则是认为,陛下所提议的确非常的不错,再加上有着朝廷报纸的宣传,也能够让各地百姓知晓这件事情。】
【“可是。”】
【“仍然会有百姓不知道该怎么做。”】
【“或者无法来到长安城进行信访。”】
【“这又该如何处理?”】
【刑部尚书提出了自己的不解。】
【至于他为何说,需要来到长安城信访,而不是在当地找更高级的官员信访,哪怕是没有解释,陈怀信也很是明白。】
【而在思索了片刻后。】
【陈怀信忽然询问道:“如今我煜国的讼师可多?”】
【“讼师?在长安与洛阳,亦或者是较为繁华之地,还是有不少的,”刑部尚书一愣,但很快回答道。】
【“若是让讼师通过帮助百姓诉讼,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甚至是有可能进入到朝堂之中,你觉得,这能否改善一些事情呢?”陈怀信继续的说道。】
【他虽然是临时想起这个方法,但却觉得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在前承之时。”】
【“讼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而且由于社会动荡、政治原因、律法体系不够完善。”】
【“他们的职业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会被统治者所打压!”】
【陈怀信回想着那所看过的历史古籍。】
【尤其是被统治者所打压。】
【就仅仅是这一点。】
【便足以让许多讼师心生恐惧。】
【别说是替百姓诉讼了,就连自己进入衙门,也不敢多说几句,有些为了生存,还要给官府的当狗,帮助他们欺压与欺骗百姓!】
【“而如今。”】
【“我煜国的律法。”】
【“可谓是古往今来最完善的。”】
【“让他们的作用比以前要大上许多。”】
【“至于统治者的打压……”】
【“朕本就是最坚定的律法公平性的维护者!”】
【陈怀信看向了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则是懵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