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如此。】
【才会觉得事情很是难办。】
【但当陈怀信开口提醒后。】
【他们便立刻反应了过来。】
【“我们应该站在煜国百姓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生的这一件事!”】
【“因为。”】
【“我们是煜国的官员!”】
【“我们的立场只能有一个!”】
【“而不是看到小国之人过得凄惨、而不是看到小国有天才冒出。”】
【“所以便因为那疾苦之事,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不少官员的脸上露出了愧疚之色。】
【就连首辅也是如此!】
【他看着陈怀信,直接开口说道:“陛下,此为臣之过失,明明是很好处理的事情,却未能看清楚根本,便拿到这大殿之上。”】
【陈怀信并没有责怪他。】
【他能够猜到。】
【一些臣子是怎样想的。】
【国之盛世。】
【自当万国来朝!】
【自当万民向往!】
【而如今的煜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征兆,所以在面对那些来往的万民时,不少官员知晓他们的凄惨遭遇后,想着国之盛况,便会随手丢下些施舍。】
【既是满足自己的善心,也是想着国之大,赏赐些许也无妨!】
【“可是。”】
【“他们却未能看到。”】
【“这样做有会多大的隐患!”】
【“先不说这些小国天才,在学到了先进知识后,是会返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还是为大煜添砖加瓦。”】
【“只说他们的存在……就占据了煜国学子的位置!”】
【陈怀信很是清楚这一点。】
【他能够允许草原之人。】
【在未来能够入朝为官、在未来能够参加科举。】
【那是因为他已经将草原,归入了煜国的领土,为了草原将来的稳定,这也是该给出的部分权利。】
【但那些小国不一样!】
【它们本来就不是煜国的一部分!】
【“所谓的小国天才。”】
【“所谓的能够有可能通过科举。”】
【“放在我煜国之中。”】
【“其实只是众多学子里的一员!”】
【“他们没有什么罕见、没有什么稀奇、更没有什么特别的!”】
【陈怀信的语气非常冷静。】
【为了这样的“天才”,而让他们在科举名单上占据一些位置,那煜国究竟是小国学子的煜国,还是煜国学子的煜国?】
【而且当这些小国学子,进入到那学校之中后,发现周围所遇到的人,全都是跟他一样的天才。】
【那他是会道心崩溃,从此碌碌无为,还是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将这高深的知识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呢?!】
【“就算是他们选择留下来。”】
【“就算他们想要为我煜国强大而奋斗。”】
【“可我煜国……”】
【“真的缺这些人吗?!”】
【陈怀信的目光扫向朝廷的臣子。】
【他当然知道。】
【积极吸收他国的天才。】
【可以让国家更加强大。】
【这也是脑海中知识里,某个大国所做的事情。】
【但是。】
【对于现在的大煜来说。】
【还没到走这步的时候!】
【“它可以在未来发生!”】
【“而不是发生在现在!”】
【“因为我煜国百姓……都还未能得到满足!”】
【陈怀信只是这样简单的说着,便让不少臣子明白了,这其中的隐患。】
【而且。】
【这只是关于小国学子的隐患!】
【若是让煜国学子知晓这件事,知晓朝廷将那珍贵的科举名额,分配一部分给周围的、他们看都看不起的小国。】
【那他们会怎么想呢?!】
【“吾等在煜国出生、长大、学习、参加科举。”】
【“结果那来自小国的学子,轻而易举的占据了我们的位置?”】
【“那到底他们是煜国人,还是我们是煜国人?”】
【“或者说。”】
【“我们先入籍周围的小国,再来煜国参加科举,是不是就更容易了?!”】
【这会是一些煜国学子所会产生的想法。】
【哪怕朝廷解释那科举是平等的,都是择优录取,不会因为国籍便降低要求。】
【可是解释是解释,听不听信不信,就是别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