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百人献策

有望。”



    王遐点头道:“是啊,浩然。咱们一起努力,希望大晋吏治能焕然一新,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几日后,太子在东宫秘密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包括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李猛、考上进士的寒门士子张书礼,以及寒门官员赵德全。顾浩然和王遐也受邀参加。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又带着一丝紧张。



    太子率先开口:“今日把大家叫来,是想一起商讨如何解决南方吏治问题。王爱卿之前详述了那边的乱象,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李猛,你先说说,从军事管控角度,有没有办法协助整治?”



    李猛站起身,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殿下,依末将之见,南方吏治混乱,部分原因是地方势力嚣张,缺乏威慑。末将可挑选一批精锐士兵,乔装成百姓,分散到各地暗中巡查。一旦发现官员与豪强大族勾结作恶,立刻收集证据,咱们来个瓮中捉鳖!就像抓贼一样,当场抓住他们的把柄,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太子微微点头,露出一丝赞许:“嗯,这个办法有几分可行性。不过,要注意隐蔽,别打草惊蛇。张书礼,你是寒门出身,对科举舞弊之事想必感触颇深,你有什么想法?”



    张书礼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殿下,科举乃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如今被这些蛀虫搞得乌烟瘴气,实在可恨。我觉得可以设立专门的科举监督小组,成员由各地清正廉洁的官员和德高望重的学者组成。每次科举考试,监督小组提前入驻,从出题、监考到阅卷,全程严格把控。一旦发现舞弊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而且,对于举报科举舞弊的人,给予重赏,让那些想作弊的人有所忌惮。”



    顾浩然笑着补充道:“这个办法好,但还得防止监督小组内部出现问题。可以实行相互监督机制,要是发现监督小组成员有包庇舞弊的行为,处罚要比作弊者更重,看谁还敢以身试法。”



    太子听了,笑着点头:“不错,你们想得很周全。赵德全,你在地方任职多年,对官场的弯弯绕绕比较熟悉,针对官员结党营私、排挤异己的问题,你有什么高见?”



    赵德全起身,微微躬身说道:“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官员考核制度入手。现在很多官员只想着巴结上司,拉帮结派,不把心思放在为百姓做事上。可以制定一套新的考核标准,不仅要看政绩,还要看百姓的口碑。定期让百姓对官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这样一来,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就得好好做事,不敢再随意结党营私。而且,对于那些搞小团体、排挤异己的官员,一旦查实,直接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王遐接着说:“赵大人所言极是。另外,还可以鼓励官员之间相互举报。要是哪个官员举报了结党营私的行为,查证属实后,给予奖励和升迁机会。这样既能打破他们的小团体,又能让官员们互相监督。”



    太子听着众人的发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看来咱们这次是要动真格的整治南方吏治了。不过,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打破豪强大族与官员勾结形成的利益关系网。这可是个硬骨头,大家有什么好主意?”



    众人陷入沉思,片刻后,李猛一拍桌子,说道:“殿下,要不咱们直接出兵,把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大族一锅端了!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太子笑着摇摇头:“李猛,你这想法简单粗暴,但不可行。这些豪强大族在当地根基深厚,贸然出兵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咱们得用更巧妙的办法。”



    张书礼想了想,说道:“殿下,豪强大族之所以能与官员勾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钱有势。咱们可以从经济上入手,对他们的产业进行清查,要是发现有违法经营的,一律没收。没了经济基础,他们就蹦跶不起来了。”



    赵德全也点头道:“没错,同时可以扶持一些当地的小商户和自耕农,让他们发展起来,逐渐削弱豪强大族的影响力。而且,对于那些与豪强大族勾结的官员,除了严惩,还要没收他们的财产,让他们知道与豪强大族勾结没有好下场。”



    顾浩然说道:“太子殿下,我觉得还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让各地的文人墨客把豪强大族和官员的恶行写成文章,在民间传播。百姓们知道了他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对他们心生厌恶,这样他们在当地就难以立足。”



    太子听了,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多管齐下,不愁打破不了他们的利益关系网。接下来,咱们就按照今天讨论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大家各司其职,务必把这件事办好。”



    众人齐声说道:“谨遵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