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胤禛奉旨南下

    胤禛入宫途中,来传令的官员快速向他简要说明前因后果。m.gudengge.com

    淮安府知府八百里加急,言两淮地区发生严重水灾,请求朝廷拨款拨粮赈灾。

    等胤禛到时,康熙正在跟六部商议赈灾事宜。

    负责的钦差和物资都已经安排下去了。

    胤禛:“儿臣参见皇阿玛。”

    “起”,康熙:“尔等都下去吧。”

    大臣们:“臣等告退。”

    等众官员都出去后,康熙道:

    “可知朕为何找你来?”

    “知道”,胤禛拱手道:“儿臣已经听传令官说过,皇阿玛,儿臣请旨随赈灾队伍一同前往淮安府。”

    “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然朕召你来不是因为赈灾。”

    胤禛疑惑抬头。

    “淮安知府上奏,今年夏天江淮地区连绵大雨一月余,河道水势大涨,各县良田皆被洪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受灾人口粗计过百万,各地粮仓告急,无以为继。”

    康熙继续说道:“然随着奏报同时到达的,还有一封江南河道总督的密信,他参淮安知府勾结粮商,囤积粮食哄抬粮价。”

    胤禛不解道:“皇阿玛,关于江淮水灾一事,在今日之前,朝廷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不管是江淮各地官员,还是各地监察史皆无奏报,

    如今八百里加急刚进京,密信后脚就送到,其中必有问题,既然河道总督弹劾淮安知府囤粮,必然早已清楚水灾一事,为何他不早早上报朝廷?”

    康熙摇头:“淮安知府杜陵为人清正、刚正不阿,朕不相信他会谎报灾情,罔顾百姓性命,

    河道总督向来谨慎,没有证据的事他不会乱说,但他这次的密保言辞模糊,与往昔作风大相径庭,

    朕要你以钦差副使的身份,前去江淮查清此事,当然,此举只能在暗中进行,以免造成江淮官场动荡,耽误救灾。”

    胤禛郑重拱手:“儿臣领旨,必不负皇阿玛所托。”

    从乾清宫出来,胤禛去了一趟永和宫。

    德妃平时虽对他态度冷淡,但也不是一点儿不关心。

    德妃:“……去时多带些太医和侍卫,你是皇子,坐镇后方即可,流民自有官员安置,万不可亲力亲为以身犯险,让阿玛和额娘忧心。”

    胤禛:“儿臣记住了,多谢额娘关心。”

    德妃:“离京之前记得来一趟永和宫,我准备了些东西给你。”

    “是。”

    德妃:“你福晋年轻,你走后让你福晋多进宫陪陪额娘,免得她担惊受怕。”

    “儿臣知道了。”

    “……”

    胤禛还是第一次感受清晰到德妃对他的关爱,母子间的隔阂都仿佛消失了大半。

    从永和宫出来,他有种莫名的心安。

    ……

    朝廷调集物资的速度虽然尽量快了,但是清点也需要时间,再加上各部审批手续繁琐,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经是五天后了。

    从京城到江淮,本来可以直接坐官船走水路。

    但后续传来的消息,这一段运河黄泥淤积,水道堵塞,复杂难行,万一船只被堵在河上,凭白耽误时间。

    所以赈灾队伍决定,先走水路,等过了黄河,再走陆路快马加鞭赶往江淮,然而带着大量粮食,再快也需要时间。

    就这个时间差,也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比胤禛早十几天出发的施家车队,已经渡过黄河,到达徐州城了。

    此时的徐州城白茫茫一片。

    大雨打在瓦上发出哒哒哒的嘈杂声。

    客栈房间内。

    施月瑶泡在浴桶里昏昏欲睡。

    连日坐马车赶路着实让人疲惫。

    自从过了黄河,他们常遇风雨交加,湿哒哒的让人难受。

    车队中好几个人都有感染风寒的症状,还好他们有药材,才不至于病倒。

    本来在康熙朝,有京杭大运河可直通南北,然而京城到淮安一段,只允许官方漕运,不允许客船通行。

    施家车队需要先走陆路至淮安,然后再从淮安乘船南下至杭州。

    她不确定胤禛走陆路还是水路,但不管走哪条路,都得从官道入淮安城。

    施月瑶沿着官道一路走来,并未发现灾民的身影,也不知道再往南是个什么情况。

    只要她还没过灾区,总能遇上。

    按照施承睿的计划,车队会在徐州城停留三天。

    次日一大早,施文博就来敲施月瑶的门。

    “姐姐!姐姐!”

    房门打开。

    施月瑶幽怨地看着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