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120章 许师傅你做什么工作的?我投机倒把

第120章 许师傅你做什么工作的?我投机倒把

    “工业化?也是工业化?”



    预判了你的预判。m.wangzaishu.cc



    叶维新等三人也不禁“喔唷”一声。



    薛培春沉默了下,皱着眉头,不断思索,可怎么也想不通。



    他道:“不是小许同志,我这都要是错的,那你正确答案吧。”



    “先说长的还是短的?”许灼道。



    “别卖关子,短的。”薛培春看起来是个爽利性子,拍桌子道。



    “科学。”许灼道。



    “啊?”所有人一时之间没有明白过来,面面相觑。



    老客道:“小许同志,说完整答案吧。”



    许灼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其余人面面相觑,陷入沉思。



    砰!



    忽然,薛培春拍了一记桌子,竖起大拇指:“好~这个观点最早是老马提出的,没想到小许同志这么熟悉马哲,那你详细说说呗。”



    其实在华夏这个观点第一次提出,是八年后……



    也就是八八年,由公认的二代领导人所言。



    只是……许灼都没想到,薛培春竟然这么懂马哲。



    这让他顿时有一种棋逢对手之感。



    打了个腹稿,肚内措辞一番后,道:“这一点,其实在我华夏宋朝时就有体现,熟悉历史的不难理解。宋朝人口多,土地兼并严重,可却无比繁华。也是因为这样,弱宋还能被列入华夏正统。若谷同志,你说为什么。”



    许若谷:“因为宋朝商业繁华。”



    “没错,商业怎么起来的?更多人种不了地,人口得向中心城市聚集。如此庞大的人口为了生存,就产生了竞争。竞争,让宋朝产生了更好的瓷器,更好的美食,更好的诗词歌赋,更好的琴棋诗画,以及……科技。如今华夏的人口,是宋朝的不知多少倍,可土地生产力却比宋朝弱,但是,今天的土地却依旧能够承载那么多人生存,这是为什么?老薛同志?”



    “表层答案,农业是我们红线。”



    “对,但是怎么保证这条红线?”



    “宋朝可耕种土地比今天华夏的要少,今天平均产出却是以前的好几倍。除了作物多样化的原因外,重要的是古代粪肥和今天化肥的对比,还有就是今天的品种,和以前品种也有很大区别——小许同志说得没错,更少土地养活更多人,解决古人无法逆的土地兼并,的确是科学技术。”



    老客皱着眉头,深深点头。



    “科学可以有效且快速改良作物适应性,增强作物产出,抗倒伏扛病害等能力,也能够解决人的疾病,工厂的基础就是科学。这么说,工业化这个答案也没有错,只是不够对,不够深,不够根本。”



    许灼戏谑道:“你还跟我玩投降输一半呐?”



    “投降输一半?”老客闻言又深深点头:“有道理。”



    许灼哭笑不得道:“你别这么法国行不行?是不是输不起?”



    老客被点破心思,一时有些尴尬,连忙道:“我觉得科学不是万能的,就算守住农耕红线加全面工业化,也没法避免土地兼并。”



    “这话倒也没错……”叶维新点点头。



    如果不是穿越者,这话对于所能看到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是对的。



    倒是薛培春紧皱眉头,一言不发。



    好一会儿看向了许灼:“小许同志,说说看。”



    许灼平静道:“我不和输不起的说话。”



    所有人看向不知何时收走怀表的薛培春,眼神莫名。



    “呵呵……那什么……这东西是给我女儿的嫁妆……”



    许灼:“哎哟,有人拿女儿嫁妆做赌注喽,还随身携带来着。”



    “嘶……”薛培春挠了挠头,想走又想留下继续聊。



    这时老客说道:“我这儿有三转一响的票——”



    许灼抬手打断,指着自己身边道:“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们百湾镇酒厂总经理冯国富,这位是印刷包装厂的副厂长叶维新……”



    老客平静打断:“都认识,而且挺熟。”



    许灼顿了顿,突然有些尴尬起来,随后道:“反正我不缺工业票,但是你硬要给也可以,还得再加点——洗衣机票有没有。”



    老客松了口气,还以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