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是不同闺阁姑娘们一起的。同尚书府老太太拜过寿,又唠唠叨叨叮嘱她们好一番,贺大夫人方才离了姑娘们的地方。
自然,相熟的姑娘们是要一同叙叙旧,再聊聊天等待宴席摆上来的。
只是贺文茵向来不曾出席这种宴,自然也无人相熟,便打算同月疏雨眠寻个地方偷闲。
谁知她方才到僻静处坐下,准备唤十一出来一同坐下聊天,贺文皎便荡着裙摆悠悠来了。
她一撩裙摆,径直坐至贺文茵身侧,直直对她笑着启唇:
“妹妹可是想好了?”
……果然。自己这么些日子没去找她,她该沉不住气了。
想着她那日模糊不清的说辞,贺文茵半晌才沉声反问:
“……姐姐要同我讲什么旧事?”
“妹妹在乎的,不外乎是余姨娘那事罢?”闻言贺文皎拿着手绢抿唇一笑,
“若我说,我手上其实有旁的,证明那事与余姨娘无关的证据呢?”
……同自己猜测的一样。
贺文茵如此想着,声音又是陡然一沉:
“——条件。”
“妹妹需得应下我一个请求。”贺文皎只仍是那般笑着,
“不必此时便兑现。只是我有事要求妹妹时,妹妹需得替我做到。无需签条子,只需妹妹拿自己发誓便成。”
“好。”
“姑娘不可——”
近乎是立刻便答应了她的要求,贺文茵在月疏雨眠焦急制止的目光下依言照做。
“——若我毁约……”
想着姨娘曾经对她露出的无数个笑,想着她对自小体弱的自己始终如一的照料,想着她那拥抱一般的血,贺文茵倏地攥紧了拳。
便是骗她的又有何妨?左右她烂命一条,死了又能如何?
“……我便天打雷劈,死后永不得超生。”
瞧她这样,贺文皎笑得愈发开怀。
她收起手绢,瞧着四下无人,忽地便径自凑至她面前,低声耳语起来。
“妹妹知道文君的姨娘,柳姨娘,是从那百花楼出来的罢?”说着,似是怕周围的竹林听见似的,贺文皎越发放低了声音。
“凡是那花楼里出来的人儿,总都有些下三滥的手段。”
……什么?
“我便见过柳姨娘往李大夫人的点心中下药粉。”
瞧贺文茵听了这话浑身一震,贺文皎满意地弯弯眼角。
“那年正是李夫人死前一年,而那药粉包仍在我那,回头便拿给妹妹。只是……我找人看过,那可不是什么延年益寿的好玩意。”她故意延长语调道。
“而是药效极慢的毒药呀。”
……
独自坐于尚书府招待贵客雅间中,听闻来者沉不住气的脚步声,谢澜连眼皮也懒得掀起。
正好,他这么一来,倒是省得他再去趟镇北大将军府了。
“赵小将军有何贵干?”
赵宣佑闻言,忽地咬紧了牙。
方才他同母亲一路过来,听到了不少窃窃私语。纵使没有人敢说半句平阳候府三姑娘的不好,但瞧着那眼神,他如何能不明白?
是以虽说还未曾见到贺文茵,虽说尚书府小厮慌忙道国公不叫人打扰,他也仍闯了进来。
“现下满京都觉着是贺妹妹 高攀国公!”
“文茵嫁去你家,便不是高嫁,便不被人议论私相授受?”
闻言,谢澜轻呵一声,语气慢条斯理。分明是坐在那处品茶,却仍居高临下一般睨他一眼,眼神中的威压比他父亲还要更甚。
“但我有能耐叫全京都将自己的嘴缝死缝烂,你有么?”
闻言,哪怕稍有些迟疑,赵宣佑也不管不顾地上前,“……我自有办法不叫旁人议论!”
“镇北大将军一支,非有要事或年节不得进京,常年驻守在边疆苦寒之地。文茵身子不好,连京城秋日的冻都受不得;而若我未曾记错,你家素有廉洁之名,祖辈又重门第,难道还能为了一个本就出身不好的少夫人特意修间暖房不成?”
一边缓缓说着,谢澜放下茶盏,不紧不迫地起身。
尚书府这件雅间也遵着他不爱见光的习惯,现下除去他方才品茶的茶案前有宫灯照耀,其余皆是漆黑。他便如此立于赵宣佑面前俯视他,明明瞧不见神色,却仍叫上过战场的他微微打战。
“你们此次进京,是因近来你祖父身体抱恙,想在闭眼前见眼嫡曾孙。可若文茵此生也不想有孩子,彼时在你家,孤身一人该如何自处?莫说别人,就说你,能坚持一生不与她要孩子吗?”
听完后,赵宣佑早已无法保持方才来时的怒火,眼中转而变得迷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