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七不是她的儿子

    演戏自然得演全套。m.aihaowenxue.us



    送走太医后,宋谨央立刻命人关了院门,美其名曰“伤心欲绝,亟须休养”,拒绝一切人的探视。



    正院里飘散着浓郁的药味,一碗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被端到宋谨央跟前,从热放到冷,最后浇灌了窗前的绿萝。



    装病期间,她想了很多,越想越心寒,越想越发现以往不曾注意的细节。



    她不禁庆幸,还好自己未曾放权,别看明面上都是世子妃管家,她这个王妃成了甩手掌柜,但实际王府重要岗位上仍是她的心腹。



    所以,世子扇小七耳光的事,很快便传到了她的耳中。



    “王妃,世子爷为人素来稳重,若无把握,一般不会发难。难道说,牌位的事同七爷有关?”



    刘嬷嬷实在想不明白。



    七爷若是为王妃打抱不平,完全可以将事情直接告诉王妃,或者自行悄悄处置了牌位就行。



    何必这么大费周章,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大过年的搞得阖府不宁?



    宋谨央沉默着,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了。



    “派人盯着小七,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小七的表现的确奇怪。



    她这几年越发看不懂这个孩子了。



    说话间,院门又被敲响,刘嬷嬷疾步迎了出去,拦人这件事,嫩生生的小丫头们哪能和她比?



    崔承受伤已有不少时日,管家来了无数次,说王爷要见她,宋谨央借口身子不适,一概拒之门外。



    今日,管家再次敲响了院门。



    刘嬷嬷以为他又是来传话的,没好气地说:“王妃自己身子骨不好,哪里有力气伺候王爷?”



    管家抹着汗解释:“嬷嬷误会了,有人送东西来,指名要交给王妃过目。”



    刘嬷嬷这才命人打开小门,想把东西接进来。



    不料管家为难地说:“嬷嬷,来人说必须亲自将东西交到王妃手中。”



    刘嬷嬷冷冰冰地扔下两个字“等着”,便“砰”的一声关上了小门,声音响得令管家的心一颤。



    唉!当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等了近一炷香的功夫,院门再度打开,出来一个小丫头,引着来人进了院子。



    访客是名童子,七八岁的年纪,穿着粗布道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王妃,小子乃济远先生门下,受先生所托,送来一物。”



    说完,从背上取下竹篓,呈上给她。



    宋谨央诧异地让人打开竹篓,里面赫然是王爷的外袍,以及随身的贵重物品。



    看清那些物件后,她的眸光猛然缩紧。



    下意识用手指拈起一块玉佩,放在指间摩挲着……王爷回来时,随身物品一样不见,外袍也不知所踪。



    她便知道其中必然有缘故,却不料对方这么快便寻上门来了。



    “济远先生可还交代什么话?”



    小童作了个揖,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王妃,小子来此前,先生再三告诫,若王妃问起先生还说过什么话,方可拿出此信。若王妃不问,万不能将信给您,回去前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直接焚烧了事。”



    眼见王妃接了信,该交代的事情都已交代清楚,小童告辞离去。



    听到济远先生这么不靠谱的交代,宋谨央不由得哭笑不得。



    可当她接过厚厚的信件时,眉头不由自主深深地蹙起,既好奇又忐忑:信里究竟写着怎样的秘密,令济远先生如此慎重行事?



    不知为何,沉甸甸的信件,让她有些近乡情怯。厚重的信里,可能承载着她不能承受的痛。



    但是,清醒地活,好过糊涂地死。



    她已经被人蒙骗了一生,该清醒过来,是时候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



    不再迟疑,她果断打开信件,读了起来。



    济远先生信里写道,出事前,他也在相国寺山顶,发现崔承有寻死之心后,有心让他吃些苦头。



    毕竟一个寻死之人,若不吃到苦头,只怕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走上老路,反而更加麻烦。



    寻死之人,能救下一次,还能救得了百次?



    他熟知相国寺地形,知道悬崖下方不远处,有一块突出的巨石,就算坠了崖,也定能保性命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