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冯掌事来宣旨


    崔承声音沙哑,含糊不清。



    宋谨央强忍恶心。



    若非为了小七的下落,谁管他死活?



    “王爷,你醒了?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我再帮你一次!来人,拿我的玉佩,去请太医正。”



    说完就解下玉佩递了下去,崔瑜目露激动,立刻派人进宫请太医正。



    太医正专为皇上看诊,权贵之家极难请到,除非像母妃那样,曾经救过皇上的命,于皇家有恩的人。



    几个儿子对视一眼,均舒了口气。



    母妃爱了父王一辈子,怎么舍得抛下他不管?



    更何况,她都一把年纪了,没了父王和他们,就是一个啥也不是的老太太。



    士农工商,母妃就是再有钱,也是最末等的,只能凭借父王才有高贵的地位。



    母妃聪明的话,顺着台阶下,大家的面上都好看。



    崔承眼见宋谨央还愿救他,心中一喜,以为阿谨心里还是有他的,要和离不过嘴上说说而已。



    他放下心来,深情款款地说:“阿谨,等我好起来,我带你去北疆看雪。”



    宋谨央的父亲宋梁是北疆人,她从小在北疆长大,不管过去多少年,始终惦记着北疆的皑皑白雪。



    崔承的话非但没能宽慰她,反而让她的心跌至冰谷。



    他知道的,他什么都知道,这么多年却假装不知,只一味要求自己为这个家付出。



    如今成了半死不活的瘫子,还想骗她,骗她尽心尽力地把他当神一般伺候?



    他的算盘珠子打得真响啊,可她再也不是那个任他拿捏的宋谨央了。



    为了小七,她不得不虚与委蛇。



    待她入宫面圣后,若一切有转机,到那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不是凭她说了算?



    更何况,他一个行将就木的瘫子王爷有什么可忌惮的?



    她的示弱,是为了蒙蔽儿子们,降低他们的警惕心,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还是那个一心只有情爱的老妇人,方便她寻找真正的小七。



    她怀疑他们早就知道小七崔珏的身份,单凭老大那天狠狠扇小杂种的模样,就可见一斑。



    若事情真如她猜测的那般,那么他们之间的母子情,当真走到头了。



    崔承情意绵绵地倾诉衷肠,宋谨央勉为其难应付着。



    这番情景落在儿子们的眼中,却是父母感情深厚的表现,这令他们很满意。



    突然,管家急匆匆前来禀报,说宫里的小黄门来了。



    宋谨央神色淡然,倒是几个儿子脸色变得诡异起来。



    有的激动,有的凝重。



    老二崔琦面露喜色,似乎正六品翰林院侍读,已如探囊取物,十拿九稳了。



    门外,连向来稳重的老三崔琥,眼底也隐隐有着期盼之色。



    宋谨央将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赶去迎接宫里的人。



    见到来人,她微微一愣,没想到竟然是冯掌事亲自驾临,对方正冲她笑。



    她微微颔首,刚想跪地恭迎圣旨,却被冯掌事笑吟吟地拦下。



    “王妃,皇上有令,您年事已高,不必下跪,站着听旨即可。下跪一事,便由您的儿子们代劳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她身后的儿子们不敢耽搁,立刻恭敬地跪地磕头,口中高呼:“皇上万岁!”



    紧接着,冯掌事笑盈盈地宣了中宗的口谕,原来是传她明日入宫一趟。



    宋谨央心中一动,自己今日本打算入宫的,只是被崔承绊住了。



    她早就看出几个儿子的心思,正谋划着怎么脱身,皇上的口谕来得可真是及时啊!



    “王妃,皇上听说您近期身子欠佳,嘱您好生休养,切不可过于劳累。”



    说罢,视线冷冷地扫过几位爷,看得他们后背发凉,头埋得更低。



    眼见震慑的目的达到,冯掌事收回目光,恭敬地说起原委。



    “王妃,今日波斯进贡上好的雪莲,皇上立刻就想起了您,说是许久未见,明儿是个好天气,正适合入宫。”



    其实,什么雪莲,什么贡品,不过是皇上的借口。



    皇上收到王妃要求入宫的消息,立刻激动地热泪盈眶。



    等到隔日,皇上左等右等,等不到王妃,一打听才知道王爷病重,王妃被绊住了,气得皇上立刻摔了一套上好的紫砂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