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堂风云将乍起

    凌晨五更,夜色依旧深沉,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如冰冷的利刃划过街巷。m.churuyunkt.com

    道路上皑皑白雪堆积,在黯淡的月色下泛着清冷的微光。

    寂静的长安城中,陆续有官员的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辙痕。

    马夫们裹着厚重的棉衣,冻得瑟瑟发抖,却仍小心翼翼地驾驭着马车,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滑倒。

    官员们坐在车内,有的紧闭双目,试图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再休憩片刻;

    有的则眉头紧锁,心中揣测着今日早朝圣上究竟所为何事。

    寒风透过车帘的缝隙钻进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皇宫内……李世民一夜未睡,此时正疲惫地躺在太极殿内后堂的榻上,眉头紧锁,面色阴沉。

    张阿难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行礼后,小声说道:“陛下,大臣们都到齐了,正在殿外等候,请问是否上朝?”

    李世民缓缓睁开双眼,眼中布满血丝,沉默片刻后,见时间已到,便有气无力地吩咐下去:“让大臣们进宫上朝。”

    随即,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切地问道:“噢,对了!上仙来了没?”

    张阿难面露难色,低垂着头,声音颤抖地回答:“回陛下,还未见到上仙身影。”

    “什么?”李世民猛地坐起,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上仙不是说今天要上朝的吗?”

    他在榻上焦躁地来回踱步,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

    思索一番后,李世民停下脚步,目光凌厉地盯着张阿难,厉声道:“你快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待张阿难离开后,重新躺回榻上,眼睛望着上方,嘴里喃喃祈祷着:“上苍保佑,可别出了啥岔子。

    皇宫的大门缓缓打开,那沉重的朱红色大门发出沉闷的声响。

    宫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的官员们整理着自己的朝服和冠帽,神色各异。

    有的面容平静,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有的则略显紧张,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还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今日朝堂之上可能发生的事情。

    负责接引的内侍们手持拂尘,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随着一声高呼:“上朝——”官员们立刻停止了交谈,按照官阶的高低,井然有序地步入皇宫。

    长长的队伍沿着青石铺就的道路缓缓前行,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穿过一道道宫门,终于来到了朝堂之前。宏伟的宫殿矗立在眼前,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官员们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这座决定着大唐命运的殿堂,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大臣们进入大殿内,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氏族官员们彼此默默拱手,相视而笑,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默契。

    待大臣们站定等了一会,看着台上没有李世民的身影,众人不禁心生疑惑,交头接耳起来。

    “陛下呢?”有人忍不住出声问道。

    随即,好些人把目光投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迷茫,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企图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但长孙无忌也是一脸疑惑,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情。

    崔逸风见状,眼珠一转,心中顿生一计。他微微侧身,向一旁的卢氏卢锦程低耳几句。

    卢锦程听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只见卢锦程悄悄凑到郑渊身旁,脸上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压低声音说道:“郑大人啊,您瞧瞧,这陛下也太不像话了,上朝如此重要之事,他竟然迟到,这成何体统!”

    一旁的郑渊也附和着卢锦程的话,声音虽小却充满了不满:“就是就是,这都等了多久了,陛下如此没有时间观念,简直是陋习难改啊!”

    两人议论时还不忘时刻观察着魏征的样子,见其眉头紧皱,脸色也变得越发的难看,心中不禁暗喜。

    卢锦程也趁机在一旁和郑渊越发肆无忌惮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指桑骂槐地讽刺道:

    “哼!众人皆传陛下时常将郑国公比作镜子,又称其能直言进谏,如今看来也是子虚乌有,言过其实也!

    这陛下迟到,郑国公却在这一声不吭,所谓的直言敢谏怕也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郑渊也跟着阴阳怪气地应和道:“谁说不是呢!平日里说得好听,真到了这关键时刻,却也和咱们一样只能在这干等着,屁都不敢放一个!”

    他们的话语在安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周围的一些大臣面露惊惶之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