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诗词大赛

墨纸砚。



    这次活动采用了最传统的方式书写,有些参赛的选手还是第一次用毛笔,写出来的字扭扭歪歪的。



    但这种尝试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体验。



    “翠峰插云海,烟波浩渺间。



    日照金顶上,霞光染碧山。



    松风吟古韵,溪水奏清弦。



    游人忘归处,心醉此仙寰。”



    此时,一位游客刚刚写完一首诗,旁边的老师立马将其念了出来。



    刚念完,现场便响起了掌声。



    “还不错。”



    “确实,这诗听着还行。”



    “能写出这样的诗也很厉害了。”



    “这诗应该可以进前三了吧。”



    观众们议论纷纷,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紧接着,前面的刘院长也点评道:“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高耸入云和壮丽,通过风和水的动态,使整首诗动静相宜。



    整首歌韵脚和谐,朗朗上口。



    诗中的“仙寰”一词,赋予了庐山一众超凡脱俗的意境,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境界。



    总体来说,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错的佳作。”



    刘院长刚说完,其他的副院长和老师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大多数还都是称赞。



    最后这首《庐山云海》被暂定为第二名。



    可能是因为雨小了的缘故,周围的观众越聚越多,现场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



    很多本来不想参赛的游客都摩拳擦掌想要上去尝试一番。



    “庐山溪行



    溪行庐山曲径幽,水声潺潺石上流。



    山花烂漫鸟啼树,心旷神怡乐悠悠。”



    接连来了几首连打油诗都算不上的诗之后,终于来了一首不错的诗。



    “这听着还不错,起码押韵了。”



    “好湿好湿。”



    “这最后一句真不错。”



    “依我看,这一首也能排进前三。”



    果不其然,经过几位评委的点评,这首诗作成功跻身前三甲。



    现场的愿意尝试的游客越来越多,就连桌子都有点不够用了。



    这场诗歌创作大赛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谁都可以参加,而且不需报名,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上前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诗。



    现场共有二十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都围了不少人,并且每张桌子都站了一位老师。



    不仅如此,这场比赛还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呈现给音视上的观众。



    直播间的人虽算不上多,但也有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