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然而朱标却是连动都没动,反而望着朱重八说道:“爹,咱大明国库里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去搞这惠民药局?就算是勉强搞出来了,也不过是个空架子,根本就没那么多的药材。m.ruxueshu.cc” 

    朱重八朱皇帝哎的叹息一声道:“对啊,国库里没钱,就算搞出来了也没有足够的药材,要不然咱不就直接下旨去办了,又为什么让你去找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 

    朱标先是微微一怔,接着便哦了一声道:“是,孩儿明白了。” 

    很明显,自家老爹的心里应该是不太痛快,而能让自家老爹感觉到不痛快的,目前也只有远在宁阳县的那个未来的便宜姐夫。 

    但是吧,也难怪自家老爹舍不得把那个未来的便宜姐夫怎么样。 

    刚上任就给百姓分地,带领百姓春耕,促进恢复生产,接着又养鸡养猪养牛马修路,顺便还指出大明国库在缺金少银的情况下该怎么弄钱,现在又直接向朝廷要大夫和药材。 

    这种事情乍一看是在给朝廷找麻烦,随便哪个上官摊着这样儿的下属都得心塞,可是站在自己和自家老爹的角度去看,这个便宜姐夫却是一步步的展示着朝廷该怎么彻底收复北方的民心! 

    高,实在是高。 

    更关键的是,自家这个未来的便宜姐夫生动的演示了什么叫做甩锅——但凡是他搞不定的事情,从他的上级再到他上级的上级,一直到最顶级的自己和自家老爹,都会成为他使唤加甩锅的对象。 

    就比如这个惠民药局。 

    自家老爹在接到未来便宜姐夫的奏本时确实头疼,但是很快就借力打力,借着未来便宜姐夫的想法提出了惠民药局。 

    当然,国库里确实没钱,自家老爹也确实变不出什么药材,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因为自家老爹已经学会了把事情甩给善长先生和青田先生他们去做,不会再自己一个人薅着头发犯愁。 

    嗯,这是个顶好的习惯,自己一定要跟自家老爹和未来的便宜姐夫好好学习,学习怎么让别人做事。 

    至于说未来的便宜姐夫需要的大夫嘛,给他,不光给他,还要借着王琼的名义多给他两个,看看他能用这几个大夫再折腾出什么新花样儿。 

    很明显,大明皇帝朱重八已经逐渐开始习惯杨大知县这样儿的下属,并且开始利用杨大知县的想法来为大明谋取更多的好处,而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同学则是逐渐开始迪化,未来也将会在迪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后,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一众大佬们就开始难受了。 

    国库有钱吗? 

    没有。 

    随着徐达和常遇春北伐的开始,这些年好不容易攒下的那点儿家底也渐渐被掏空。 

    能解决国库没钱的问题吗? 

    不能。 

    面对大明国库没钱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只有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狗官提出来的纸钞方案,而朱重八朱皇帝和朱标副皇帝又创造性的在纸钞方案上增加了一大堆的条件。 

    比如说朝廷绝不能吃亏,国库绝不能吃亏,但是也不能让百姓吃亏,要吸取鞑子朝廷发行交钞的教训,务必要让大明的纸钞能取得百姓信任,能够替代金银。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某个姓杨的狗官提方案,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皇帝增加需求,以致于整个中书省外加六部的官老爷们几乎全在研究该如何发行大明宝钞。 

    现在可倒好,某个狗官又他娘的提需求,然后某个皇帝也再一次加码,完全就是一副把官老爷们当牛马使唤的架势!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他娘的,姓杨的不是什么好鸟,这姓朱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李善长头疼不已,和刘伯温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后才向着朱副皇帝拱手说道:“殿下,这惠民药局没有三五年的功夫只怕难见成效,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放在纸钞的发行上面?” 

    朱标却微微一笑,向着李善长拱了拱手,说道:“当时孤也是这般劝说父皇的,只是父皇非得把这事儿交给孤来做,还让孤来寻李公和刘公,说两位一定能帮到孤。” 

    说完之后,朱标又向着李善长和刘伯温微微揖了一礼,“还请两位先生不吝指教。” 

    李善长赶忙拦住朱标,无奈的叹了一声道:“殿下……殿下放心,臣和青田兄一定会尽心竭力,为上位和殿下效犬马之劳。” 

    …… 

    就在朱皇帝和朱副皇帝逐渐开始迪化之时,杨少峰杨大知县却是美美的躺在宁阳县后衙院子当中的躺椅上摆烂。 

    彻底闲下来的感觉真爽! 

    没办法,最让人头疼的事儿已经推给了最顶头的上司去操心,县衙里跛五他们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