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冬季,交通状况不是太好,为保证安全速度不能太快,平常只要两个半小时的路程,陈渝小心翼翼开了三个小时 。www.czyefang.cc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间已经来到了七点半。
当车辆缓缓驶入岳父岳母家的庭院时,天色早已被黑暗所笼罩。等待已久的两位老人,听到汽车驶进院子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走出房门迎接。
一起出来的,还有冬梅的弟弟郑冬海,一个三十来岁的单身小伙子。
车子刚刚停稳,陈馨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般,敏捷地跳下了车。她张开双臂,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雏鹰,径直朝着外公外婆飞扑而去:“外公外婆,我们来啦!”
外婆眼疾手快,迅速将陈馨紧紧拥入怀中。她满含慈爱地凝视着紧接着下车的女儿和女婿,口中不停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那开心的眼神,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其中深深的喜悦之情!
冬梅紧握着母亲的双手,目光充满深情,轻声说道:“妈,我们回来看您们了!”
陈渝则恭恭敬敬地对二老问候道:“爸、妈,新春大吉!”
岳父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屋外寒冷,赶紧进屋取取暖吧。”
陈渝随即打开后备箱,提起装满礼品的箱子,与大家一起走进屋里。
一踏进屋内,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原来,屋内烧着炕,整个房间都弥漫着融融暖意。
两位老人早就做好了丰盛的晚饭,等岳父招呼大家坐下后,冬梅就和妈妈一道到厨房里上菜,不一会就摆了满满的一桌。
岳父给陈渝和郑冬海倒上小半杯白酒,三位男同胞碰了一杯,冬梅她们仨举着饮料也碰在一起,互相祝福新春快乐。
席上,岳母问道:“闺女呀,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呀?”
“妈,怎么也要住个三、四天吧。”
“那挺好!你也难得回来一趟,明儿和你爸一起到几个大爷家和姑姑家去串个门。”
“好的,妈。”
陈渝插话道:“爸、妈,前两年有点忙没顾得上回来,以后我和冬梅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没啥的,你们忙你们的事情,不用经常回来,过年过节有空的时候来看看我们就行。”岳父接话道。
这时冬梅问郑冬海:“小弟,你都三十岁了,早该结婚了。找到女朋友没有?”
郑冬海笑着回道:“姐,还没有呢。不急,过两年再说吧。”
“你看把咱妈愁的,你还不急!”冬梅有些责怪道。
郑冬海听了,也不生气,只是举起酒杯转移话题,对陈渝说道:“来,姐夫,我俩喝一个,祝你年年生意兴隆!”
陈渝酒量差,小抿了一口,放下酒杯,对着岳父和郑冬海说道:“爸、东海,听说家里搞了两个大棚,不知道收成怎么样?”
“嗐,每年种种西瓜、萝卜什么的,一年挣个三五万,刚好够平时零花钱。”岳父感叹道:“现在人工和肥料都涨得厉害,种什么都不挣钱。”
“就拿种西瓜来说,每年暖棚育苗、嫁接、移栽、施肥、采收,都要花大量的人工,农忙的时候小工工钱都涨到200块一天了。”
与陈渝家乡丘陵与山地结合的南方小山村不同,岳父郑道文所在的左卫屯地处辽东本原,地势平整。
村里有450户、1300多口人的大村庄,耕地面积6600多亩,人均达到5亩。以种植玉米、花生、西瓜、白菜、萝卜及辣椒为主。
这里土地也比陈渝家乡更肥沃。只是常年风沙,特别是冬天非常寒冷,可达到零下30度。
村庄的南边有条河流,名为凌河,水产比较丰富。
总之,左卫屯是一个富饶之地。并且由于气候的关系,当地的西瓜非常出名。
而岳父郑道文更是擅长种植西瓜,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好手,每年都会在家里二十亩地的冷棚里种植西瓜。
岳父家里有两个大棚,大棚里种有白菜和萝卜。另外还有二十来亩耕地,平常就种西瓜。
只不过全国都一样,种植的各种费用都在上涨,老百姓种地收入只够日常开销,正常情况下想靠种地致富无疑是天方夜谭。
听到爸爸这么一说,说道:“爸,只要你和妈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挣不挣钱无所谓。”
话虽这么说,但毕竟家里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