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豆腐鱼

    睿明的行事风格,犹如春风拂面,自带一股难以言喻的说服力。m.chunfengwenxue.cc



    虽然与他只有短暂的接触,但陈渝对他印象非常好,对他充满了信任。



    这份信任,不仅仅源于吴睿明个人的魅力,更因为他所代表的研究所,是中国柑桔育种领域的翘楚,其专业地位不容置疑。



    因此,陈渝也乐于轻松,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全权交给吴睿明,自己和冬梅则在会议室里悠然喝起茶来。



    坐了约莫十来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年约五十,头发虽已花白但精神抖擞的男子步入房内。他先是向吴睿明微微点头,以示问候,随即转身面向陈渝三人,声音洪亮地说道:“大家好,我是孙诚,不知哪位是陈总?”



    陈渝连忙站了起来,热情地回应道:“孙总你好!我就是陈渝。”



    孙诚大步流星地走过来,主动伸出右手,与陈渝紧紧相握,热情洋溢地说道:“欢迎陈总莅临我们研究所考察指导!若有什么不周之处,还望陈总不吝赐教!”



    陈渝客气地回道:“孙总太客气了!你和吴助理才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今天是专程来向二位学习的。”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孙诚很快便进入了正题:“刚才听吴助理说,陈总有意采购一批猕猴桃果苗?不知陈总具体有何要求和打算?”



    陈渝回答道:“是的,我有2000亩地,想种猕猴桃。本来打算去你那里看一下的,结果吴助理非要麻烦孙总亲自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



    孙诚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先是对陈渝说道:“不麻烦!不麻烦!能让陈总少跑一趟,是我们应该做的。”



    然后转身面向吴睿明:“感谢吴助理帮我留住陈总,给我们科美公司介绍了这么一位大客户。”



    待孙诚说完,陈渝接着说道:“我对猕猴桃一窍不通,完全是个门外汉。不过我相信孙总的专业眼光,就请孙总帮我推荐一下吧。”



    孙诚闻言,先是用征询的目光望了一眼吴睿明。



    吴睿明心领神会,点头说道:“孙总,陈总做事干脆利落,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向陈总推荐。”



    听了吴睿明的话,孙诚心中顿时有了底。



    他知道,有些人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但内心里却挑三拣四,难以伺候。



    他生怕陈渝也是这样的主,所以才事先用眼神征求吴睿明的看法。



    “既然陈总是个爽快人,那我就直说了,”得到了吴睿明的肯定,孙诚便不再犹豫,径直对陈渝介绍道:“我推荐我们黑江的红心猕猴桃,这种猕猴桃产量高、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香甜清爽、营养丰富。”



    “它是我市的特产,并且农村农业部还将它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接着,他又滔滔不绝地推销起自家的种苗来:“我们科美公司是渝市最大的猕猴桃种苗培育基地,全市种植的猕猴桃,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选用的是我们公司的果苗。



    我们的苗圃里,1年龄的果苗有30多万株,2年龄的果苗有20多万株,甚至还有10多万株的3年、4年龄苗,完全能够满足陈总的需求。”



    说到这里,孙诚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这两种果苗的价格相对贵一点。我给陈总报个最低价,3年的每株13元,4年的每株15元,你看怎么样?”



    虽然价格稍高,但3年龄的果苗栽下后,第二年就能挂果,两年后就能达到丰产期;而4年龄的果苗当年就能挂果,第二年就能达到丰产期。



    这样一来,3、4年期的果苗可以大幅度缩短种植户的上市时间,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既然孙总那里有足够的4年期果苗,陈渝就毫不犹豫定了下来了。



    合同条款和柑桔苗差不多,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弄好后,时间就到了中午。



    这下子,吴睿明和孙诚死活都不让陈渝走,要他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吃午饭。



    孙诚热情地说道:“陈总,难得你来一趟,我请你尝尝我们这里的特色名菜——三溪口豆腐鱼。这道菜可是远近闻名,很多城里人都专门开车来吃,特别是周末的时候,更是门庭若市。”



    盛情难却之下,陈渝他们只能留了下来。



    三溪口豆腐鱼的确名不虚传,鱼取自于当地三条溪流汇合之处特有的溪水花鲢鱼,这种鱼肉质鲜嫩无比。



    而豆腐则是农家自制的卤水豆腐,吃起来既可口又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