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一个忙,到时候直接让赵大人多送点海鱼过来,我们一起吃就好啦。m.zicui.cc”

    此言一出,陆、常两人皆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赵万扈身后的商队日赚斗金,自身官位又是秦国屈指可数的高,几条海鱼对他来说的确不算什么。

    负罪感一消,两人立时兴致勃勃地跟黎筝约时间。

    黎筝也痛快点头。

    如今既然已经知晓了这些刺客们吃的是海鱼,那么只要她回到赵黎的府邸上,问管事拿一份近期秦国这边的海鱼买卖记录就能将这件事调查个水落石出了!

    心中满是即将找到幕后黑手的兴奋与激动,黎筝现在对任何事都好说话的很。

    跑去正殿,与嬴政浅谈了一下进展,而后她就与两位令史(法医)一块儿到了宫门口。

    正要上轿,黎筝错愕地发现一件奇事。

    “二位大人之前竟是徒步过来的?”

    她相当吃惊地道。

    这便是黎筝的古代常识不足了。

    此时的令史地位低下,为人所看不起。

    更是因为令史从事的都是与尸体接触的腌臜活计,有些格外避讳的官员,见了令史还要绕着走。

    不待两位令史脸上出现尴尬之色,黎筝抬手叫了两顶轿子来。

    经过刺杀一事,她对出行有了更为谨慎的防范,并决定以后出门,要有三顶轿子同时出行。

    自己只坐其中一顶,另外两顶放上假人,如此一来,不论是混淆视线,还是分散刺客的注意力,都是上上之策。

    因为推行“粮票”政策,成了贵族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黎筝不得不防;根本管不了旁人会不会说她官位一高人便飘了,行事奢靡,偏好大排场等等。

    叫来了两顶轿子,白衣少女笑容温和地从轿子上扯出两个假人,又对着两位令史做了个请的动作:“二位请上轿吧,放心,这都是白的私家轿子,随意坐便可。”

    如果不是私家轿子,这一老一少两位令史,很可能因为从事的职业原因,而被轿夫拒载。

    微一停顿,黎筝宽慰地道:“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二位大人所做之事,在黎看来十分崇高,令史一职更是能让证据、公平和正义面现于世的伟大行业,请二位务必认真钻研,将这门重要的技艺传承下去。”

    法医这项职业,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探案人员坚实的后背与靠山。

    而在这落后的古代,纵使令史们贡献巨大,付出甚多,也依旧要因为他人的偏见饱受歧视,不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待遇。

    黎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平在心里,生活上能帮一点是一点。

    也还好她这次托了侍从,帮忙备了三顶轿子,否则还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些急用呢。

    陆、常两位令史听了黎筝的话,感动异常,甚至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们早已习惯做最苦最累最脏最臭的活,得不到他人的夸奖与尊重不说,还要被呼来喝去,颐气指使。

    他们休息时间不定。

    往往刚进入梦乡,便马上被人叫醒。

    只因命案总是在三更半夜出现,需要以最快速度赶到尸体旁进行尸检。

    以免延误最好的检测时间。

    回到家,又沾染了一身尸体的臭气,洗也洗不干净,分外造人嫌弃。

    同样因此,连讨一门好亲事都难如登天。

    破了案,他们的功劳与苦劳往往被人忘在脑后,得不到奖赏。

    破不了案,又因为地位低下,人微言轻,十分容易背锅。

    可以说,是从未被人公平的对待过。

    如今黎筝这么一番诚恳真切的话语,几乎快要让他们听得热泪盈眶。

    两位令史何时这么被人认可过?

    陆令史更是为了自己来的路上,那些偏激阴暗的想法和心思,感到羞愧难当。

    “巫女阁下!”

    陆令史满腹愧疚与感激,仿佛有一腔话语想要对黎筝诉说,他恍惚之下,还以为是自己开了口,但再一看,拉着白衣少女袖口之人并非自己,而是那身长玉立的青年人。

    常令史满眼郑重地道:“巫女阁下,以后不论有什么事,只要您有需要常清的地方,常清随叫随到!”

    黎筝满眼诧异地还没有开口,便听一旁的陆令史也害怕被落下地赶紧道:“这承诺也算我老头子一个!巫女阁下若是不嫌弃老头子一把年纪,只要有事愿意喊老头子一声,我老陆一样随叫随到!”

    少女面纱底下倾城容颜逐渐由错愕转化为了动容的暖意,她粲然一笑,连带着夜色与天空中的弦月都美得不可方物。

    “好,那白就先谢过二位了,等到十五月圆之时,白便邀二位到府上开庆功宴!”

    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