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沁园春雪

    听到刘协所言,徐庶赶忙躬身施礼,恭敬地问道:“王爷,自商周以来,确曾有女子为官的先例。m.dermstem.cc但是本朝以来,女子所能担任的官职仅限于宫廷中的女官,不知王爷所说的可是此例?”

    刘协微微摇头,神色淡然地回答道:“非也。即便如县令、大夫之类的地方官员职位”

    “只要女子具备相应的才能和学识,同样可以胜任。我们所应当关注的,理应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与能力大小,而非其性别之差。”

    此言一出,一旁的蔡昭姬顿时激动不已。她知道女子为官并非易事,且这种情况自商周之后便已极为罕见。

    此刻听闻刘协竟如此大力倡导女子从政,她的心中自是又惊又喜。

    蔡邕虽有些迂腐,却也难以辩驳,毕竟刘协所言极是,应当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而非男女之别。

    郭嘉等人略加思索,随即便颔首示意,他们三人亦觉得并无不妥,如此一来,收拢民心便更为稳固了。

    “对了,学堂读书不可收取钱财,教书的夫子由我们出资聘请,学子们只需带上自己的一日三餐即可。”刘协继续说道。

    荀攸、郭嘉、徐庶三人纷纷点头,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如此便可提升百姓的识字率,让百姓皆能多些文化。

    “孤还欲成立一个大汉国子监,由蔡师担任国子监祭酒,专为一些才能出众的学子授课。”刘协云淡风轻地说着。

    “臣领命!”蔡邕赶忙说道。

    这段时间可真是把他无聊坏了,自从不再教导刘协读书之后,他每天便是四处游荡,无所事事。

    如今有了新的任命,他自是喜不自禁。

    望着那残破不堪的长城以及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又看着那漫天飞雪,以及此刻的蔡昭姬身着一袭红衣,宛如傲雪寒梅。

    他忽地忆起教员的一首霸气绝伦的诗词,“昭姬,笔墨伺候。”

    “诺!”蔡昭姬轻声应道,便迈着轻盈的小碎步朝着豪华马车走去。

    须臾,徐庶命护卫搬来一张桌子,蔡昭姬亦手持笔墨纸砚而来。

    刘协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何将诗词稍作修改,许久之后,他才将诗词整理完毕。

    “昭姬,你来书写,孤来念。”刘协说着,便迈步向前。

    众人皆是满脸期待,只因刘协每次的作品皆为大家之作。

    最为激动的当属蔡邕,毕竟刘协是他的学生,虽说教导的时间不长,但他毕竟也有老师的名分在的。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周武晋公略输文采,勾践夫差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始皇嬴政,只识横征与暴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词的意思也非常通透,读过书的也一下就听明白了。

    在北方这广袤的大地上,冬日的景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只是这画卷被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大雪所覆盖。

    若是登高向远处眺望,便能看到蜿蜒雄伟的长城之内与之外,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往昔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大河,此时也像是被这漫天大雪压制住了气势,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横卧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威严。

    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大雪的覆盖下,恰似一条条银蛇舞动蜿蜒于天地之间。

    而那高嵩的高原,则仿若一群群白象在尽情奔跑驰骋,它们纵横交错,又似乎在朝着天空发起挑战,想要较量一番到底谁才更为高远。

    到了天气放晴的时候,那红与白相互交错映衬,如此绚丽多彩的景色简直美不胜收。

    这祖国的山河壮丽至极,不由得令无数英雄豪杰为之倾心,深深为之沉醉倾倒。

    遥想历史上,周武王、晋文公在才华谋略方面略显不足,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在文治的造诣上存在欠缺。

    即便是那称雄一时,被视为一代天骄的秦始皇,虽有诸多丰功伟绩,然而他却只知横征暴敛。

    不过那些声名煊赫的人物都已然成为了历史的过去式。若要说如今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闯出一番宏伟霸业,那还得依靠当下的我们。

    只见刘协背负着双手,仰着面庞,口念词句吟完之后,缓缓回过头来看着众人。

    哪知道众人就好似被定住了一般傻站在那里。这并非是有其他的缘由,只是因为刘协所念的这首诗词实在是太过霸气。

    众人都被那诗词的气势所震慑住了而已。而蔡昭姬就那么呆呆愣愣地望着他,到如今仍是一个字都还没有写下来。

    刘协疑惑不解地问:“怎么了?难道孤的这首词有什么不妥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