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清晨,小宇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司。刚坐下不久,主管就匆匆走了过来,神色焦急地说道:“小宇,可算逮到你了!有个紧急项目,是跟美国那边的合作,对方团队一小时后就线上会议,之前对接的同事突然病倒,你英语咋样,能不能顶上?”小宇心里“咯噔”一下,他英语水平一般,以往这种跨国项目对接,他都是默默在背后做技术支持。但想到口袋里的童语糖,犹豫一瞬后,他咬咬牙,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会议室内,投影仪闪烁,美方团队成员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一连串快速的英语发言,让在场的同事们都面露难色。小宇深吸一口气,悄悄拿出一颗童语糖放入口中。刹那间,那些原本如天书般的话语变得清晰明了,他不仅能听懂,脑海里还自动生成流畅的回应。小宇镇定自若地开口,条理清晰地阐述项目思路,与美方团队一来一回交流顺畅。同事们都惊讶地看向他,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
会议结束,主管激动地拍着小宇的肩膀:“小宇,深藏不露啊!这次可多亏你,不然这合作差点就黄了。”小宇只能尴尬地笑笑,含糊应付过去。此后,公司但凡有涉及外语沟通的工作,都落到了小宇头上。他凭借童语糖,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从默默无闻到成了公司的“香饽饽”,还被领导提拔为项目小组负责人。
一天下班后,小宇路过街边公园,看到一个外国女孩拿着地图,满脸焦急地向路人比划询问。周围人都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应。小宇走上前去,用流利的英语询问情况。原来女孩是来北京旅游的,想去故宫游玩,却迷失了方向。小宇耐心地给她指路,还贴心地手绘了一份简易地图,用英语详细标注每个路段和标志性建筑。女孩感激不已,连声道谢,周围路过的行人纷纷投来赞许目光。
这件事被路人拍下来传到网上,还配上了“暖心小伙用英语帮助外国友人”的标题。一时间,小宇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语言达人”,媒体也闻风而动,纷纷联系他希望做采访报道。小宇一开始有些抗拒,可耐不住公司领导劝说,参加了几档本地新闻采访。镜头前,小宇分享着自己“突然掌握多种语言”的奇妙经历,只是巧妙避开了通语糖的秘密,只说是自己平时刻苦学习积累的成果。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小宇的生活变得忙碌又复杂。来找他帮忙翻译的人越来越多,有商务洽谈的企业老板,有学术交流的科研人员,甚至还有学校邀请他去做外语学习经验分享。小宇应接不暇,却又享受着这份被人需要、被人关注的感觉。
但他没注意到,暗处有几双眼睛盯上了他。一家大型科技企业的高层看到报道后,对小宇的“语言天赋”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他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说不定能挖掘出有价值的商业项目;国外一个专门窃取科技情报的组织,也在情报网中留意到小宇的异状,将他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小宇依旧沉浸在童语糖带来的“高光时刻”里,每天穿梭在各种社交场合、工作会议中,享受着成功与赞美。直到一天深夜,他结束一场应酬回到家,打开门,发现房间被翻得乱七八糟,那盒放在床头的童语糖不见了踪影……
第三章:麻烦接踵而至
望着被翻得一片狼藉的房间,小宇的脑袋“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他疯狂地在各个角落翻找,可那盒至关重要的童语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丝毫踪迹。冷汗从他的额头不断冒出,后背也早已被汗水湿透,他深知,自己平静的生活恐怕要彻底被打破了。
第二天,小宇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到公司。还没等他缓过神,主管就带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办公室。主管满脸堆笑地介绍道:“小宇,这位是宏盛科技的张总,他们公司对咱们最近和国外合作的项目很感兴趣,想和你聊聊。”小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和张总握了握手。
寒暄几句后,张总直奔主题:“小宇啊,我听说你在语言沟通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这可太了不起了。我们宏盛科技一直致力于语言科技领域的研发,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只要你愿意,薪资待遇绝对让你满意,还能给你提供独立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小宇心里明白,这所谓的“语言能力”不过是通语堂的功劳,可他又不能实话实说。他只能委婉地拒绝道:“张总,谢谢您的赏识,不过我在现在的公司发展得挺好,暂时还没有跳槽的打算。”张总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没关系,小宇,你再考虑考虑,我们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本以为拒绝了宏盛科技,这件事就能告一段落,可小宇没想到,麻烦才刚刚开始。几天后,他在上班途中总感觉有人在跟踪自己。回头望去,却只能捕捉到几个一闪而过的可疑身影。与此同时,公司里也开始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小宇是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语言能力,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人怀疑他是商业间谍,故意接近公司,窃取重要项目情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