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杀鸡儆猴

    城门的秩序严整了许多,数十个兵丁挺胸叠肚,挎刀持枪,另有门吏盘查进出的百姓。m.ruxueshu.cc

    一般的百姓,门吏是不管的,但携带货物的人,尤其是商队,他们检查得十分细致,这些货物都是要交税的。以前是交易后缴纳,现在是进城就要交,粮食、布匹、牲畜,甚至薪柴,每种货物税率不同,二十抽一至十抽三不等。

    周粥现在属于免税人群,门吏只看了她一眼,就让她出城了。

    城外附郭搭了很多草棚,大部分是新搭的,里面设施基本只有草席和干草,但住满了灾民。

    江南道有数十万户,这一波洪灾下来,导致数十万人北迁。

    这些人沿路要吃饭,但一个县域能容纳的人却很少。

    富县有一两万户人口,穷县只有几千户,哪怕一户能多养一人,也要数十个县承担,只是谁愿意当这冤大头呢,能施个粥就不错了。

    这会儿已临近中午,城门外不远处已经有官府的人在熬粥了,闻着虽不如芝麻猪膏蒸饼香,不过能白嫖一顿,就别挑三拣四了。

    粥棚附近有临时维持秩序的汉子,所有人都拿着碗乖乖排队。

    周粥凑近那熬粥的大铁锅看了看,有些昏黄的米汤咕噜咕噜冒着泡,大把的野菜露出来,不时能看到涌起的稻壳。

    那熬粥的师傅为了防止糊底,用大铁勺搅动,能看到米粒并不多,真就只是吊着灾民的命。

    一碗野菜稀粥,没有半点荤,估计连个小孩都吃不饱。

    好在并不像周粥在现代时听说的那种,有人为了中饱私囊,把泥沙和枯枝烂叶加进去。

    装粥的木碗是循环利用的,甚至都不会过水,喝完直接丢进盆里,上一盆用完直接把这一盆端过去用。

    不过这个时候有得吃的就不错了,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些。

    周粥拿了个略微湿润的木碗,也去后面排队。

    她这副身体还虚着,喝点稀粥让肠胃过渡一下也挺好。

    周粥正排着队,突然队伍乱了起来,前面起了争执,声音越来越大,好像是有一伙人要插队。

    “这狗日的赖皮常,每到饭点就想第一个吃,只敢对我们耍横!”

    “算了老三,当心被他们听到。”

    “听到就听到,抢钱,抢吃的,还强抢女人,这狗日的,坏事做尽!”

    “人恶自有天收,咱们可得罪不起他们。”

    边上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唉声叹气。

    周粥听明白了,她想到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灾民堆里也不例外,毕竟能分的资源实在太少了。

    前世作为警察的她,自然有心想要去教训几个流氓地痞,但现状却十分无力。

    她也不是死心眼的人,有多大力气吃多大碗饭,没那本事不仅帮不了别人,说不定还会把自己一起搭进去,那才是得不偿失。

    前面的争执声越来越大,似乎动了手,一片混乱,但在某一刻,喧哗戛然而止。

    随着一阵鼓声响起,顶盔掼甲的红色人流从远处官道尽头漫漫而来,旗帜分明,默默无声,很快就越过了一簇簇草棚,充斥原野。

    人有一万,无边无沿;人有十万,彻地连天。

    周粥是见过大场面的,红蓝对抗演习,团旅级单位,但演习开始后,作战人员往往很分散。

    但眼前这支古代军队,铺天盖地袭来,军纪严明,整齐划一,隔老远都能听见沉闷的马蹄和脚步声,她顿时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官府施粥是善举,何人敢闹事?!”

    漫漫军士里一队人马疾驰到粥棚处,为首的是一个看上去年纪并不大的小将军,银盔银甲,一手握着缰绳,一只手斜斜提着长枪,头盔下只露出一双射出凌厉目光的眼睛。

    一名小吏上前拱手行礼,在交涉什么。

    周粥离了五十米以上,听不清楚。

    很快,四五个颇为壮实的灾民被军士们从人群里拉了出来,他们惨叫求饶,然而那小将军却充耳不闻。

    “为首者杀,余众充军,编入敢死营!”

    小将军有意将此事警醒其他人,他声音清朗,喝道:“你等皆是受灾百姓,被迫北迁,本应精诚团结,共渡难关,但总有人滋扰破坏,罔顾同乡之情,肆意妄为,自私自利,殊为可恨,这种人本将军见一个杀一个!”

    旁边军士手起刀落,一个人头滚到地上。

    小将军目光扫视之下,灾民们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

    “继续施粥!”

    小将军淡淡吩咐完,调转马头,带着这支人马回到了队伍之中。

    金戈铁马,钢铁洪流,从城门涌入了福珠县内。

    良久后,秩序慢慢恢复。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