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杨文的声音轻轻响起:“和我一起的四个人,文龙和李强两人踏实可靠,是干活的能手,杨虎有些小聪明,而杨乐我还在观察中。”
“嗯,我明白了。文哥,你明天开始要多加观察,把每个人的性格都了解清楚。”
“好的,我会注意的。”
他继续说:“你做好准备,从后天开始,我想让你也跟我一起进城,但我要先跟你说明白,我一般是清晨六点半进城,这段时间不算加班,你考虑一下。”
杨开的话语刚落,杨文便脱口而出:“我愿意进城。”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激动、紧张,还有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混合。
“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叫你的。”
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里响起了两人均匀的呼吸声。
………
在晨光的朦胧中,杨开打了个哈欠,轻手轻脚地准备出门。他没想到,杨文也跟着打了个哈欠,缓缓地从床上坐起。
他一边穿鞋,一边轻声说:“离上班时间还早,你再睡一会儿。”
杨文摇了摇头,哈欠连天地的回答:“睡不着了,昨晚冻得我起来好几次呢。”
杨开闻言,哈哈大笑,他昨晚一样没睡好,也是被冻醒的。他收起笑容,说:“既然起来了,待会儿帮我装车,我去叫杨强。”
几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将物品装上了驴车。
出发前,杨开对杨文说:“文哥,你回去了记得让人收拾一下我们的住处。在墙角支张床,把床周围的墙壁贴上纸,再找个会盘火的人升个火炉。”
话音刚落,杨开和杨强便赶着驴车出发了。
到了上午九点,杨开两人把货物分发完毕,拿着在国营饭店买的各种票,再次穿梭在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之间。
看着满车的货物,杨强问道:“开子,这驴车都快装满了,我们还去玻璃厂吗?”
杨开毫不犹豫地回答:“去啊,我正好想找张科长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用厂里的车给我们送货,这样每天拉一点太麻烦了。”
杨强点了点头,便赶着驴车向玻璃厂驶去。在玻璃厂的销售科办公室,杨开站在张宝面前,先是递过去一包烟,然后笑着说:“张科长,又来麻烦您了。”
张宝接过烟,笑着问:“什么事?”
杨开忙不迭地说:“是这样的,我那里的玻璃瓶已经用完了,昨天我去仓库看了看,已经生产出来一批了,我想问一下您,能不能用厂里的车给我送一批货,那驴车拉得太少,也不安全。”
张宝一听,豪爽地说:“我当什么事呢,等会就给你安排,昨晚仓库跟我说已经生产了五千个,刚好一车。”
杨开听了,高兴地点点头:“那太感谢您了,要不我们现在过去看看?不然又得打扰您工作了。”
张宝点了点头,便和他一起去了仓库。在旁边等着的时候,他们聊起了天。
很快,车就装好了,杨开对张宝说:“张科长,那我回去了,还有五千个,后天能做出来吗?”
“没问题,你后天过来,我找司机帮你送过去。”
“行,那我就不打扰您了。”
看着卡车驶出大门,张宝回到了办公室。
杨开给玻璃厂外的杨强打了个招呼,让他一个人驾车回去,路上要注意安全,自己便坐上了卡车,返回了村子。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颠簸,那辆卡车终于驶入了杨家村的宁静之地。随着卡车进村,一群村里的孩子们兴奋地跟在后面嬉戏追逐。
当卡车缓缓驶至大队部,早已排队的村民们好奇地望着车上的货物,指指点点,同时拦住了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追逐。
卡车最终在大队部前停了下来,杨开轻巧地打开车门,踏上了熟悉的土地。
周围的村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与他打招呼,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开娃子,这车是来咱们村干啥的?”有人好奇地问。
“开娃子,你是坐这个车回来的啊,坐着舒服吗?”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
“杨开,这车是从哪儿来的?”
“小开,车上拉的是什么?”
……
种种问题如同波浪一般涌来。
杨开轻轻清了清嗓子,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这是国营单位的车辆,他们是来送货的。大家不要围在这里,让司机师傅下来喝口水,休息一会儿。